高中数学差异性教学设计

2018-02-25 07:59王玉泰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学困生设置

王玉泰

(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甘肃 民勤)

差异性教学就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并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开展有区别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最大化的进步。美国的学者汤姆林森认为差异性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要从学生的不同风格、准备水平与兴趣出发来设计具有差异化的教学内容与过程、结果,最终达到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以发展的目的。高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内容不断的加深,难度不断的加大,教学速度的加快,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对数学内容的认知,和其他同学存在许多不同,在学习数学上有明显的差异性。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初中打下的数学基础等各个方面的不同,高中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换言之,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因此,数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应当采取差异性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高度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类型不同的教学方式,实施着重点不同的教学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

一、制定差异性教学目标

因为高中学生学习起点不一样,所以达到的学习高度也不一样。有些学生理解能力强,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非常强,对于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基本上可以做到同步吸收。相反,有些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在课堂上经常跟不上教师的教学速度,导致问题越积越多。由此可见,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数学教师要进行区别对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就笔者个人教学经验而言,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充分考察,全面深入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各项要素,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差异性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三个层次。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以新课程标准为最低要求,同时给学生配置相应学习资料,让学生可以达标;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平均水平设置教学目标;对于优等生,教师则适当提高教学目标,尽量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既不会因为目标过低而丧失学习兴趣,也不会因为目标过高而备受打击。

二、采取差异性教学方式

除了设置差异性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实施差异性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不同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学生学习形式的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等。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为了促进师生互动采取课堂提问教学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提一些基础性、难度系数较小的问题;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提一些较为复杂的、难度系数中等的问题;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相关公式呈现出来,说一说公式的推导过程。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设置难度系数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尽可能选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用三角函数知识进行解答。除了从内容上进行区别,还可以从学习形式上进行区别。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优等生和中等生,教师可以采取自主探究教学法,让学生自主思考。对于后进生,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将学生的力量汇聚起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实现学生视野和思维的有效拓展。

三、实施差异性教学评价

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数学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度系数不同的数学作业,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评价。对于优等生,教师要对其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施教学评价的时候,教师应尽量结合学生的不足和缺陷进行评价,帮助优等生有针对性地改正不足,变得更加完美。对于后进生,教师应当淡化对结果的关注,尽可能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表扬,再在这个基础上指出不足,重点是要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是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要落实的教学任务之一。只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才能确保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利用差异性教学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阐述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能为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学困生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