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2018-02-25 09:4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竖式数感计算能力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灵口镇中心小学 陕西商洛 726105)

从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讲,“数感、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重要能力。面对小学学生计算学习的现状,应当怎样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小学生计算学习的现状

小学一二年级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加减法扳手指,反应慢,乘法口诀不熟练;到了二年级该笔算的题目不用笔算,造成错误;竖式不规范,甚至是懒于列竖式,加减进退位不标记;而到了高年级书写不规范,数抄错,算理不清楚,四则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应用错误等造成计算正确率不高。

二、造成这种原因分析

一是教师在教学时没有系统化的思想,没做到“瞻前顾后”,即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这个知识会对后边的运算做什么铺垫等;二是无规范要求,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如看清题目不抄错、移错数据,书写规范整齐,养成做完检查的好习惯;三是课堂教学中算理、运算定律教学不到位,造成学生理解不清楚;四是指导不到位,算法不优化,表现在口算无方法,估算不常用,四则运算错误多;五是常用数据计算结果没记熟。

三、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学生数感和运算能力的发展要将低年级学习“数的组成”和“计算”密切结合起来。

1.从低年级开始计算教学要严格要求,形成习惯。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首先要求规范工整地书写数,理解数的组成,与加减计算密切结合;养成认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坚决做到不抄错题,口算百分百准确,并讲求速度。到了二年级要求列竖式计算的,必须规范书写竖式,而不是用口算,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2.避免纯数的枯燥无味的教学训练,要与生活,图形实物结合起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认识10以内数,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让每一节课上得生动形象有趣。课前师生准备好教具和学具,课堂上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合一合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让学生学会用手指表示出10以内的各个数,以及各数的组成与分解,在此基础上借助理解10以内加减法。将形和数有机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3.在平时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各年级段计算教学的联系。清楚前边的计算是后边教学的基础,后边教学是前边的发展。如在小学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计算中整数、小数相同数位要对齐相通的关系等,要将数学的学习归结为一种思想,一个体系。

4.通过语言表达强化对算理的理解,对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的理解与记忆。

到了二年级以后孩子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就要通过他对做过题目的表达加深对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的理解与记忆。如正确区分123+99=123+100-1和123-99=123-100+1的区别与练习,避免出错。再如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76×99+76与76×101-76的对比,明确乘法分配律与整数乘法意义的联系,加深理解与记忆。其次对于一些常数计算结果要记熟。如20以内加减法中的“凑十”;25×4,125×8等;12、22、32……1π、2π、3π、4π……的值,还有一些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的结果要非常熟练,这样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

5.注重检查与纠错

在计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检查的好习惯,先检查题目抄写、移动是否正确,二是检查书写是否规范,如相同数位(小数点)是否对齐,三是会联系相关的知识用口算、估算进行验算。如利用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六个关系式,根据积与商的变化规律来进行。四是通过纠错加深印象。如对于学生易忽略的部分,比如进、退位,小数点的处理,小数末尾的0,近似值等,要引起学生注意,留给学生一个鲜明、正确的印象,避免和减少以后计算中的错误。

四、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采用不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

计算题是由数与抽象的运算符号构成的,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和厌倦。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1.充分借助多媒体,增强数学计算趣味性。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了录音、投影等媒体,培养学生听力、观察力,提升学生专注度,集中注意力。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计算学习中去。

2.每天课后给孩子布置适量的计算题目,要求速度与正确率,并进行积分奖励,阶段总结,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组织游戏、竞赛,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是注意不稳定、不持久,无意注意起主要作用,且好奇好动。在教学中适当用一些游戏,有利于维持学生学习学习状态。下面列举了一些游戏活动:① 掷骰子,算加减。准备两个骰子,同时投掷,让孩子算一算,两个骰子上数相加起来是多少。还可以让孩子将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看谁先算出得数。② 买商品,学本领。商店是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最好教室,最能发挥学生加减计算能力。把钱币交给孩子,让他计算“花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再如“用一元钱买一个4角钱的小蛋糕,应该找回6角钱”。教师可以在班中举行“小商场”的活动,也可以与家长联系,让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商店买东西,给孩子锻炼学习的机会。③ 小学生计算能力检测活动。将学生分组进行检测(笔试和口试),根据成绩发给学生计算能力等级证书,达不到要求的标准的学生,要补考直至过关为止,用证书进行升级。模仿QQ等级,实行月总结,期末奖励。

结语

计算教学必须从一年级抓起,直到小学六年级,抓住每一节课,把它放在整个计算教学的系统中去理解教材,确定教法,使之上下贯通,形成体系。此外,各年级的教师必须加强平时教学的沟通交流、团结合作,促使各个年段的计算教学与学校的计算教学融合成一个整体,既注意方法技巧,又加强练习,做到持之以恒,小学生计算能力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小学数学质量也会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竖式数感计算能力
错误的竖式
竖式趣题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竖式填数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调换数字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