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进行探究性总复习的策略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化学创设知识点

(吉林省通化县朝鲜族学校 吉林通化 134000)

通过近几年的化学教学,我觉得在总复习阶段,仅通过知识的罗列再现和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是片面的。每上完一节复习课,老师学生都觉得很累,究其原因是与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关,如果不改变教学方法,复习课的教学效果就无法提高,所以,我在教学中尝试把探究活动引入复习课,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整合,采用主题探究的形式来进行复习。《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其做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善于发现情境、不断积累素材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做为一名化学教师就应有一双慧眼,抓住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去创设情境,可以在阅读杂志、报刊、看电视、上网等多种方式寻找和化学相关的内容信息,如果涉及物质的性质、用途等方面的学习,可以采用探究的方式。适合总复习探究的情境问题应具备一定的特征:

1.符合学生的兴趣及现有知识水平

一个好的情境问题是应该有很强的吸引力的。例如:在2008年奥运会最常用的“自热米饭”,我们可以做为探究内容,学生可以将学到的有关的放热现象的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还有关于小食品、饼干等包装袋内的干燥剂成分及性质的研究。学生能有兴趣探究,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学生对于自己学习能得到认可,心情自然高兴,并且能保持很高的热情,这样才有信心探究下去,但在探究上有超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的问题,就不适合学生的研究主题。

2.具有知识的衔接和综合运用

一个适合复习探究的情境主题应该可以连结本学科中相关知识点以及其他学科中相关的主题,能让学生对复习的知识点及其所衍生的问题不断地探索下去。例如通过探究关于水污染的情境问题,可以让学生复习水污染的来源,有关酸、碱、盐的知识板块,及水的净化等知识点都一一能呈现。

二、巧妙挖掘知识点,设计有梯度的问题

对于一个好的情境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挖掘素材中隐含的化学知识点,估测在学生的知识范围内可能会出现的想法或问题,设计成一系列层次逐渐加深的问题。例如在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是:鸡蛋壳中有没有碳酸钙;把鸡蛋放进食醋为什么壳会变软,养鸡场的鸡蛋放在石灰水中保鲜的原理是什么?也就是在探究中,尽可能将重要的知识点整合在问题中,达到复习回顾的目的。

三、根据复习的主题,创设相关的情境

对于复习的主题,教师可以寻找最佳的情境,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在复习厨房中的化学内容时,教师出示几种白色固体食盐、碳酸钠、碳酸氢钠,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鉴别,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很快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探究学生积极、主动、自然把物质的性质复习了,并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化学复习课的学习材料也应该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做为化学教师更应该重视创设探究情境,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新授课采用探究的方式很多,在复习课上却很少采用探究方式,以至于总复习课的效果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总复习课容量大,时间紧,学生缺乏讨论、探究的机会,另外,应试教育影响了教师对总复习课的认识,简单重复,机械训练,课型单调,并且还面临中考的压力。而在总复习过程中引入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探究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合作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回答不管对否,对他们而言,都是对知识遗忘的补充,对思维的启迪。在这样的复习课上,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上课效率也明显改善。教师上课不再有“启而不发”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基础差学生也能在这种生动的情境中关注同学的讨论,学习化学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

主题式的探究复习课培养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搜索能力,使学生了解了知识点间的联系,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觉形成了一张张知识网络图。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化学问题,还充分地感受到了他们所学的化学就在身边,体现了化学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在化学总复习阶段,不能盲目做题,天天练,天天讲,这样会消弱学生对于化学的热情,做为教师更应设计好每一节课,在保持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知识点的梳理。主题式探究是一种比较好的复习尝试。

猜你喜欢
化学创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