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高效课堂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习惯目标情境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 吉林德惠 130300)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我们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每个人都不会无动于衷,针对高效课堂的实施,我仔细斟酌、细细思考,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教师的高效

1.高效备课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学是一个双边的过程,所以教师驰骋在讲台上,不仅要自知,而且要知他们——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们在上一堂课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背教材,更要背学生。

教材给的知识要完全无误的备出来,没给的也要自己发现,深层的挖掘出来。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更要创新,创新教学整体教学过程,用学生显而易见的生活实例展开教学活动,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到课堂教学中来,要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就要从生活中提炼数学素材,为学生创设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易于学懂,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喜欢上课。

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依据,所以教师必须了解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掌握知识经验,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差异,把握每一个环节什么样的学生会有怎样的反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因材施教,即满足优、劣生的共同需求,学好学懂本年级的课本知识,又要区别对待,扬长避短,培优补差,该放的放,该扶的扶。

2.高效授课

教师应该把教材中的静态知识变成动态知识来传授,不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知识。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别出心裁的情境导入,运用不同的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识打好铺垫。例如,运用游戏导入、情境导入,以及根据学科特点能够复习巩固旧的知识,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引领,激趣、设疑等作用,为高效课堂的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

此外,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活动情境和练习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素材,学生才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把理论知识通过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总结规律这几个步骤输送给学生。在学生的需要处开展活动,在学习过程的困惑处开展活动,在渲染学习氛围时开展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地展示与参与,实现信息传递,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

二、学生的高效

1.习惯预习

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布置,让学生习惯性的去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学生在预习中已经知道哪些知识已经学会,哪些知识没有学会,哪些是难点,哪些是重点,听课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学会聆听

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授课时,学生会全神贯注的聆听,绞尽脑汁的思考,积极踊跃的参与,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习惯既已养成,即使走出课堂,这种优良的习惯也会延续。

3.养成勤动爱思的习惯

教师渲染的情境到位,学生会不遗余力的开动脑筋,启动智慧,积极动手参与,坚持下去,就会养成勤于动手喜欢思考的好习惯,这样对学生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帮助。

三、高效课堂的实施

数学教学是一个双边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上好一堂课。在整体的教学中,还要做到:

1.教学目标的恰当性

教学过程中,明确了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组织和调整教学内容,合理的安排和开展教学活动。让教学过程具体化,强调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另外,考虑到实际化、合理化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注重教学的分层化,以个体差异作为一种资源开发。真的达到教学目标的设计的合理,让学生学有所获。

2.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每节课的教学知识的反馈,通过提问及课堂教学设计,是学生对学习的思考。通过学生的回答来确认把握教学效果,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通过提问的方式发现学生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有效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3.板书的合理性设计

教学环节中的板书设计要起到对新知识加深理解,简化记忆的效果。高效课堂的板书,还要起到知识网的作用,对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完成系统性进行归纳总结。

4.布置作业的有效性

作业的布置与有效性的实施是学生在练习巩固过程中对高效课堂起到助推剂的作用。课内外作业要有的放矢,作业的量与教学的质是相符的。作业内容和具体实施要科学、适量、合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5.教师的指导性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转变角色,教学中能够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按照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师适时的指导,排除解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适时对问题和知识的援助。

高效课堂的评价和应用,促使实施者进一步对高效课堂的要求,进行具体实施操作。通过巧妙的导课,探究教学过程,探索课堂训练等环节中发挥作用,遵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强化训练中,处处以人为本,运用适合学校与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达成引导和促进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及应用。

猜你喜欢
习惯目标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上课好习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