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细节素材学习方法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细节课文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二7班 河南平顶山 467000)

而反观传统的历史,在学习之中教师注重我们对知识点的学习而对历史的细节存在疏漏。在历史细节素材学习方法模式的新探索之下,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对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发挥我们的主体作用以及提高我们的学习有效性、思想道德的建设与价值观的树立,在历史学习课堂中,采用历史细节素材的选择和使用的方法,就是我们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新探索。

俗话说:“泰山不拒细壤,故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就其深”。历史是一个大的框架,但是其内容却是由一个个细节所组成的,而对历史的认识与了解无不是通过这些历史细节来去探究。高中历史课堂的学习是我们我们来感知历史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在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在现代化学习中的主要目标。而教师作为我们我们历史学习的引导者,如何通过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以我们历史的学习为基础,通过历史中的若干个历史细节素材的引入,来更好地展现出真实的历史样貌,以达到我们更加有效的高中历史学习课堂呢?我将通过以下的几点来进行相关的论述。

一、历史细节素材我们在学习方法——认真筛选历史细节素材

历史细节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不过只是一朵朵并不起眼的浪花,荡起落下而不留痕迹。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历史细节却是历史构架中重要的关联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将历史的碎片组合在一起,重新还原成为一副绚丽的历史画面,让我们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历史的真容。正如房龙曾经所说的:“历史是‘时光老人’在过去年代的无数领域中间修筑起来的巨大的‘经验之塔’。要爬上这座古老建筑的顶端以便一窥全貌确非易事”。但如果在学习每一节历史课时,都能够有效、灵活的运用我们在学习材料内的历史细节时,历史的魅力就会毫无遮掩的体现在我们的面前,走进我们的内心。但是依据现如今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却能够看出,教材多为我们高度总结历史事件,而历史发展的细节部分却是被掩盖的。对于我们而言,现代的历史课堂使我们在学习中都带有极强的时代感,很难让我们对历史产生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我们在学习历史《春秋时期的文化》一课时,原本的教材知识总结了在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的总结性段落,但是每个国家的具体改革壮大的过程却是一笔略过,那么在历史细节这一方面,教师就可以选择以争霸为细节线索,为我们选择相关的细节素材,例如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国家的改革,使得齐国得以强盛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等等,对其他国家发展的论述亦是如此,通过对历史细节素材的收集与运用,就能够更好地为我们展示春秋时期各国争霸的详细过程,大致还原历史过程,使得历史更加的真实,我们对于历史的学习也会更加的深刻。

二、历史细节素材我们在学习方法——合理使用历史细节素材

正所谓,海的壮观与美是因为有浪花的衬托,而浪花也因为海的存在而更有价值,因此在进行历史细节素材的选取之后还要注重对历史细节素材的正确使用。“历史是真实的,是不允许虚假存在的”因此,在历史课堂的我们在学习时,对于历史细节素材的真实有效性而言是必要的,历史细节虽然十分的微小,但是却依旧不能够出现失真的现象,更不能出现对历史现象的歪曲,只有在历史细节素材的选择中真实有效,对于历史本身的还原才有意义,这也是为什么要保证历史细节素材真实性的原因所在。

例如我们在进行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合理、巧妙地运用课文的导语来进行课程我们在学习的开始,而在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的学习中,就可以发现,不仅仅是相关的知识总结、历史重难点的总结,还有课文的前设、课文的旁设、课文的后设、相关历史图片以及注解等等,这些辅助性的细节素材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重要的补充,也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对于我们的学习意义重大。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在高中历史的历史细节素材学习方法下有了更好地突破与发展,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忘记我们在学习时的原则,那就是要以我们是课堂的主体为原则,通过细节素材使用,使我们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贴近历史、感受历史、学习历史,让历史能够与我们的心灵碰撞而产生绚丽的花火。有效地运用使用高中历史的历史细节素材学习方法新模式,相互融合,为我们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也为我们自身能够建造、营造一个更加快乐而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的学习课堂与心境而努力。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细节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背课文的小偷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细节取胜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