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孩子做某事的“第一次”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第一次陪伴家长

(庆阳市华池县实验幼儿园 甘肃庆阳 745600)

和家长朋友们聊天,常会听到:我家娃儿根本没有看书习惯,看书翻一翻就扔掉了;我家孩子洗脸只洗额头和鼻子,脖子和耳朵从来不洗;我家孩子见手机就没命;我家孩子去别人家玩,玩完非得把玩具要回自己家……各种吐槽。我自己也是,能将我孩子的一大筐“毛病”倾诉个没完没了。而且这种现象还常常很有趣,在所有妈妈的描述中,表面上是吐槽“毛病”,而且引起其他宝妈共鸣时便聊的更起劲儿。但更多的可以看做是在给别人反应我家孩子多么聪明可爱、活泼机灵,根本没有下意识去细研究这些毛病将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后果。

很惭愧,我也属于这种。面对我的两个孩子,我只充当着一个爱子心切却又十分随意甚至有些懒惰的妈妈,并没精心去运用我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去研究我的孩子,更别说针对我孩子缺点实施什么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我的随性带给孩子的影响就是更随性。

2018年4月23日,庆阳市快乐与发展课程培训暨幼儿园观摩交流活动在我园举行。专家团队里一位来自甘州区幼儿园的罗丽娟老师在组织老师们现场互动交流时,她的一个经验分享触动了我:重视孩子做某事的“第一次”。比如教大班末期幼儿前书写时,第一课时先观察田字格的各个位置;比如幼儿第一次接触书时,先引导幼儿传书、翻书、如何保护书……

瞬间,我有一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感觉。我老在怪孩子写字写不好,不爱阅读,随性、没耐心……现在回想,孩子在接触这些事情的第一次时,我给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相信大部分家长和我一样,扔给孩子一支笔,一张纸,喊着:乖!妈妈忙,你画画去!心血来潮想起陪伴孩子时就会说:来给妈妈背首儿歌、画个苹果……可如何握笔,你给孩子教了吗?如何从故事图片中让孩子去观察、推测、创新,你引导了吗?读完以后,书该放到哪里你给孩子做示范了吗?反正,在我的忽略中,孩子自己“随性摸索”开始的一系列活动,当初我欣喜,现在我担忧。

我们常说要给孩子自主,要给孩子发挥的空间和探索的自由。可是我们也常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孩子是天才艺术大师。可如果你让天才艺术大师毫无章法地随性在他自己人生的那张白纸上涂鸦,我相信展现出来的作品只有爱他的妈妈才会认可和欣赏,我也相信你要的是众人的赞许和认同。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趁着自己第一个孩子还没有跑偏的厉害,趁第二个孩子正刚懂事,我们责无旁贷的要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生活即课程。一天有多少个“第一次”在孩子身上发生。我们成人能潜心学习且有感悟很好,有实际行动才更重要。今后我要做的是:

一、生活自理方面的第一次教给幼儿

如:如何清洗指甲、如何正确擦屁股、如何在如厕完毕后正确的整理衣物、如何保证在吃饭的时候不被烫伤、如何正确的翻阅图书、如何避免拥挤……等等的琐事看着细小却是幼儿成长中关键的技能,如若错将终生错,也必将影响幼儿身体健康。

二、学习习惯方面的第一次示范给幼儿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由于我是个急性子。课堂上老师说的知识点我会迅速的凌乱的先记录到书上,课后,必须得再花功夫去整理笔记。这样一来,虽然多记录一遍有助于记忆,但是太费时间。现在长大了,这个坏习惯还是改不了,很多的文字性东西,必须是要誊抄两遍,才能“入眼”。所以,良好的书写、探究、阅读、实践、倾听习惯都是应该在幼儿最开始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否则会自食其果。

三、环保文明方面的第一次言传身教给幼儿

经常看到一些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也经常发现周围最先破坏环境的总是一些大人,我深刻意识到环保理念应该从小娃娃抓起。我们得为人类的“命运共同体”而负责。我们得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否则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幼儿能做的是借助家园共育,联合家长一起对为幼儿言传身教做环保达人,倡导勤俭的优良素养,让幼儿尊重劳动、尊重自然。

四、社会交往方面的第一次分析给幼儿

我们要教育的是一个“社会人”,让幼儿学习和体验与他人交往的法则和技巧是由为重要;让幼儿能辨别奸恶和危险更为重要。教育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工作种类。我们需要帮助幼儿去了解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一味的让孩子与“童话”打交道。以《熊出没》《汪汪队》等动画片为例,我们要告诉孩子,人或者动物从高处跌落是会对身体造成很严重的伤害,会让自己生病住院或者死亡;告诉幼儿遇到困难要寻求帮助,但不是任何困难都能被解决,所以不要以身犯险,“汪汪队的万能小狗”真实是不存在的。相反,我们古人流传下来的一些谚语:“天晴修水路,无事先为人”、“三句好话当钱使”、“日行一善吉祥平安”等,能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交往法则。

教育的结果往往是双向教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给幼儿,同时又能在幼儿那里获得经验、理论、技能技巧和自我反思。身为教育人,必须要自己固师德、强技能、重反思、会研究。经过研究发现,小时候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很好的教育自己的后代。所以,做好教育真的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同仁们、家长们,“一日为父终生为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们有幸能陪伴孩子走过他人生的第一个阶段,为何不让我们的陪伴发挥更好的教育意义呢?重视孩子第一次做某事,你后面的亲子陪伴氛围会永远和谐。

猜你喜欢
第一次陪伴家长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陪伴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