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效能数学知识生活化

(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 吉林长春 130000)

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导致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出现“脱节”现象。利于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了元、角、分的换算原理,但是在购物时,仍无法正确算出“应付金额”和“找零”。这种显现很普遍。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趋向“生活化”,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在每一学习最后一个章节,都会设置“数学好玩”这一内容,其用意也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告诉我:老师,数学太枯燥了,一点都不好玩。其实,数学原本是最具生活化的、好玩的学科,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小到衣食出行,大到国际民生,没有一处离得开数学。

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不应局限于每天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或是课下每天必做的数学作业,而是要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用到数学,学会数学。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就离不开“知、情、意、行”这四个阶段

一、知——了解知识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买文具”这一课为例,主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并了解“人民币”,通过“买文具”这一具体情景进行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虽然可以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但是对于“付钱方案”这一类的问题常常产生困惑。学生在理解“正好”这一概念时,往往脱离了生活实际,认为“付100元,剩下的让售货员找零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我去算出多少钱呢?”,还有的同学甚至会说用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手段付钱。

社会生活的缺失导致孩子们对数学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不清,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基本途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从身边的生活常识入手,逐步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模拟书中的购物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胖胖”和“壮壮”,让学生在表演的同时,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掌握每种付款方式的异同。

二、情——爱上知识

让儿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只是完成了“数学生活化”的第一步。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以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如果人们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或选择。也就是说当学生能够预测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将会带来较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学生的学习欲望将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一项任务的推测和预判。自我效能感提高将有助于学生的下一步学习。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热情大部分源于附属内驱力,在完成某一项数学任务,得到来自外部的赞赏时,学生的附属内驱力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将外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学生在多次获得成功体验后,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与此同时,教师的适当引导和鼓励,将会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转化,从而帮助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转化。

三、意——探索知识

儿童对于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基本构建完成时,学生会对身边的数学现象进行自我探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中,“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的学习,容易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探索。

通过教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雪花的展示,就会有学生提出“雪花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雪花是怎样形成的”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对“雪花”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索,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大环境中,寻找到突破口,从而引发思考。

学生在“知、情”的前提下,已经具备了主动探索的能力,在“意”的推动下主动探索未知的数学世界,将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适当“留白”,为学生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其数学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四、行——运用知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期的知识储备为后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要介绍了年、月、日。通过歌诀记忆法,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每年中各个月份中的天数。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机械性的记忆,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数学情境。在学习完年、月、日这一单元后,可以请学生亲自计算一下,“本月上了几天课”“一个月中有几天休息时间”等问题。从而让学生体会年、月、日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组内同学的生日是哪一天,并绘制出表格,通过图表信息,让学生学会比较年龄的大小。从而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五、总结

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只是书本上的各种习题,但是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人来说,却是生活中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后续生活实践所做的准备。

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复杂的问题,具备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并能够将这种思维应用于问题解决中是十分重要的。从居家生活的收入支出,方针政策,无处不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模式主要以具体思维为主,并逐渐向抽象思维过度。针对儿童的心理状态,数学教师应是当地为学生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增设数学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学生在乐学、好学的氛围中,逐渐体会数学的作用,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准备。

猜你喜欢
效能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