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教学策略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词语课文小学生

(庄边中心小学 福建莆田 351127)

读写结合是培养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着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学习特点,组织开展丰富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

一、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存在的问题

1.课程标准落实不到位

新课程标准落实不到位是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未能深入进行的主要原因。有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没能制定具体的读写结合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时没能尊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读写结合的指导意见,不能在重视语文素养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活动。例如,没能在读与写、说与写的结合中实现相互促进。还有的各学段教学目标与习作目标缺乏必要的呼应机制。例如,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是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掌握文本的意思,在阅读中做到积累词语。但是有的教师在习作目标时没能围绕阅读运用学习到的词语。还有的语文教师关于读写结合教学的解读不到位,在日常训练中人为的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

2.没能充分运用教材练习

教材中涉及到大量的读与写结合联系的训练项目,例如,低年级的词组填空,高年级的文本改编、续写训练等。这些训练项目并非独立的存在,往往在一个单元中形成读写结合训练的体系。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人为的仅选取一两项作为教学的重点,没能抓住课文要求组织开展丰富的读写结合训练。例如,五年级上册三单元《鲸》课文教学时,初步涉及到的说明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学生会接触到列数字与举例的说明方法,课后的小练笔是续写“鲸的自述”。教师应当有意识的把两种说明方法融入到写作练习任务当中。而第二篇课文《松鼠》的阅读与写作教学除了常用的说明方法以外,还涉及到幽默的说明语言风格,教师应当围绕着课文题目,在运用基本说明方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运用有效的表达方式。例如,设置任务《松鼠》的语言风格来修改上一篇的鲸的自述作文。小学语文教师没能注重写作与阅读活动之间的联系,不能充分的运用现有语文教学素材,因此影响读写结合质量。

3.学生学习能力方面问题

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读写结合教学质量。由于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学生只是被动的吸收语文知识,没能形成主动的语文技能练习意识,因此无法适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的读写训练活动。由于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不足,不能把课文、写作训练与日常生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不善于观察生活和表达感想,或者因为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没能达到深度阅读感知,影响了语文读写结合的水平。例如,小学语文阅读篇目《泊船瓜洲》、《秋思》、《小桥流水人家》等,学生缺乏类似的离家、乡愁等情感体验,无法在深入体会的基础上写作。

二、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1.以读促写

读是写的基础,学生只有进行丰富的阅读活动,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应当让小学生读懂课文,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课文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读懂课文的能力,才能把文本中描绘的景物变成丰富的想象,从而在眼前反映出真实的景象,达到为学生提供写作范例的目标。例如,课文中( )的( )表达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弯弯的月亮、圆圆的荷叶等具体的表达方式。其次,教师还要在读中引导学生积累,只有有意识的积累语汇,才能为写作打下必要的基础,达到表达学生写作表现力的目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包括趣味性的小故事、成语、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以及组织开展辨别情感色彩的词汇分析等活动,都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目标。例如,在《秋天的雨》教学中,可以围绕着课文中出现的“五彩缤纷”一词,让学生充分的积累色彩描写的语句。第三,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感悟。注重引导学生反复的咀嚼词语,或者引导学生畅谈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品评文本中的人物,或者畅谈学生对景物描写的感想。例如,在《观潮》教学时,可以结合观潮的视频,促进学生畅谈感想。

2.读写共进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可用于语文读写训练的内容较多,教师应当在促进学生把握重点的基上,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加强学生语文知识与读写能力之间的联系,全面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首先,发挥单元导读的作用,通过单元导读树立学生的读写训练的目标意识,引导学生围绕着课文导读进行有效的畅想,还可以通过必要的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吸引学生主动阅读和组织开展趣味性讨论活动目标。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观潮》、《鸟的天堂》和《火烧云》等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其中蕴含的不同的写景方法。其次,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组织开展一些词语运用练习,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掌握词汇的运用方法,达到促进学生有效积累词汇的目标。例如,一年级下册中:有的……有的……练习。第三,增加教材内容的讲评,在教师主导下提高学生讲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语句品评操作,例如,在《颐和园》的开头总起句与结尾总结句中促进学生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以及让学生找出提示作者行程的句子,从而达到增加学生语文技巧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准确语文表达能力。

结论

提高小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关键在于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读写学习活动任务,激发学生的读写互动兴趣,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学生的读写活动信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借鉴技巧,在写作中体会文本。

猜你喜欢
词语课文小学生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找词语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一枚词语一门静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