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小学高年级德育渗透的策略探究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三观网络时代素质

(阜新市彰武县满堂红九年制学校 辽宁阜新 123222)

引言

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国家进行了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德育教育的意义愈发的明显、重要。国家倡导从小实行德育渗透教育工作,目的是为了在学生心智较为稚嫩时奠定学生德育培养的基础,从而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人才。

一、在网络时代加强小学高年级德育渗透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国家为了适应发展的要求推出了一系列的的改革政策。在教育方面,国家认识到传统应试教育的不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华夏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愈加注重学生德育的教学工作。

1.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因此,国家开始推行教育改革工作,希望通过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三观,拥有良好的素质,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2.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

在21世纪,国家开始根据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进行义务教育改革工作,更加平衡学生学识与素质的关系。尤其是在义务教育当中,一是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端正竞争的态度、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三是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3.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正处于心智稚嫩但快速发展的时期,此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工作,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三观,使他们德、育、体全面发展。

二、我国现阶段小学高年级德育渗透教育现状

据调研显示,我国现阶段小学高年级德育渗透教育现状较为乐观,但仍然存在着少数较为明显的问题影响着德育教学的推进。笔者将在下文论述我国现阶段德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其本质。

1.部分学校或教师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重视度不高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过程中,德育素质教育与科学知识学习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当中,教师往往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忽视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一般情况下,若学校或教师对于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高,往往容易造成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忽视,从而无法达到教育树人的目的。

2.学校或教师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缺乏具体的规划

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现象——即部分学校或教师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始开展缺乏具体而详细的规划,常常不知所措或者在实施过程中混乱不堪,最终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状态。此类情况通常表现为部分学校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忽视德育教育工作的融合,而仅是在重大节假日时开展主题相应的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3.我国现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偏向形式化

由上文的论述可知,部分学校与教师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开展活动的具体规划。同时,部分学校与教师并未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意义及新理念,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认识程度不高,未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过程中,学生是重要的主体,需要学校或教师引起一定的重视。另外,学校或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偏向形式化,通常采取主题班会、讲座等枯燥的形式。笔者认为,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虚耗了学校的资源,而且深刻影响了校园校风的建设。

三、提升我国小学高年级德育渗透教育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

首先,学校与教师应当明确的一点是: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之前,学校与教师应当认识到小学高年级德育渗透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具有较强的展示性与形象性。因此,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此特点在小学高年级德育渗透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从而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2.在德育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广泛开展德育内容的课外活动

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德育教育活动。例如,校会、竞赛。笔者认为,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广泛开展,学生可以在过程中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除此之外,广泛开展德育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们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可以利用群体的作用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自身全面、综合的发展。

3.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其作用显而易见。同时,德育教育工作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需要通过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自身的素质、形成正确的三观;二是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将德育渗透在评比之中,从而鼓励、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另外,网络时代诱惑小学生的媒介较多,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明辨网络上的言论是非,培养正确的三观。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为小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需要学校与教师积极面对,建设为学校德育工作服务的校园网络德育体系,发挥校园网络优势、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发挥网络与教师的作用,扬长避短。除此之外,学校与教师应当重视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猜你喜欢
三观网络时代素质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五毛钱的“三观”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