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师生关系教学模式

(湖南省衡南县向阳镇中心小学 湖南衡阳 421141)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且,只注重于书面知识的讲解。导致在课堂之上,不仅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生唯一的作用就是储存教师传授的内容,长此以往,学生的天性将会被消灭,导致学生最终成为学习的机器。新课改的目的在于解决这一悲剧的产生,创新出活动式教学模式。活动式教学模式满足了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愿望,并且,显著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密切关注活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探索的结论对于推动活动式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一、关于活动式教学模式的认识

活动式教学模式,重新定义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积极的进行探究思考,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活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通过在数学课堂上设计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自主的进行数学探讨,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活动式教学的优点

首先,活动式教学旨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独立学习,因而对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活动式教学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活动式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而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记忆的更加深刻。另外,活动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提升自我,开放式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利用自身擅长的领域进行课堂学习,并对学生日后长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帮助。

三、施行活动式教学模式的目的

1.贴近生活,便于教学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旨在传授学生在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为了加强这一目标的完成,小学数学教师施行了活动式教学模式。活动式教学模式以日常生活为基础,辅以加工进行实施,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完整吸收课本内容,并结合实际生活,在数学课堂上营造出现实生活情境,协助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教学模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事物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并且,学生在结合生活之后的数学课堂上学习数学,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体会到数学无穷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讲授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时,数学教师可以模拟市场上售菜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数学内容开始之前,让学生各自准备一种自己喜欢的蔬菜并询问蔬菜的单价,在数学课堂上,学生进行蔬菜售卖,数学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学生在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数学计算能力。数学教师需从旁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在教学进行到中旬时,数学教师可以平均分组全班学生,采用积分制的抢答模式加强学生对于本章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师将数字赋予了现实的意义,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提高了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在于逻辑思维的培养,小学阶段时期的学生的思维普遍活跃,具有强烈探索未知的欲望。此时,帮助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外在环境的适应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进步,同理,数学教师从实际的生活出发,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数学内容,才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独立进行信息整合的能力。例如,数学教师在传授《平面几何》这一章时,数学教师需指导学生自主动手探究,结合实践进行独立思考,将活动式教学的理念体现出来。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阶段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师说》曾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与学生只是在知识的储存量上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上处于同一地位,教师的责任在于“传道受业解惑也”。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权威般的存在,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严重不平等的弊端。活动式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学生营造出对等的教学氛围,将数学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建立。另外,数学教师需在平等地位的意识下与学生进行交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挥其指导学习的作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活动式教学模式之中关键的一项。数学教师需要让学生相信自己是其好朋友,学生可以就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与教师进行讨论,并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赢得学生的信任,逐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充分展现出活动式教学的作用,并有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也能够与学生在平等相处的过程中体会到教书育人的真正意义,为培养出社会栋梁贡献出绵薄之力。

结语

活动式教学需要教师熟悉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关心学生的内心发展。教师应对学生充分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现实生活设计活动环节,吸引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式教学旨在建立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并有助于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更换教学模式,与时代接轨,才能满足社会对现代教师的需求。另外,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认真倾听学生的内心需求,并结合实际生活修正活动式教学模式的内容,才能培养出优质的社会人才。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师生关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