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探究思维

(安徽省蒙城县双涧镇阜庙小学 安徽亳州 236000)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总是对自己见到、摸到、嗅到、听到的事物感兴趣,也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阶段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弱,有效思维的时间比较短,教师可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途径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数学教材的用语呈现跳跃性知识

学生思维能力的展现,是通过语言的表达过程来具体体现。而小学数学的教材在编制过程中,数学知识只是通过文本语言的方式来呈现到学生面前,由于文本语言的过于简洁,因此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课本上的文本语言来转化为口头语言,在转化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导致很多知识点的遗漏与表达不准确。由于文本教材不利于小学生理解,教师在语言转化中存在用语的跳跃性,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的培养与形成。

2.教材的学科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差异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结构呈现出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完整,当学科结构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碰撞时,就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很多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教师并没有分析出来,不利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理解,因此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教学模式传统落后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模式比较固定,导致课堂的主体完全成为了教师,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不足,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提升,更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1.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正所谓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要将课堂主体归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人。教师还要对班级里的学生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性和兴趣爱好,然后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最后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民主、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都能够积极自主学习,对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进行适当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得到很大地提升,还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质疑

学习来源于思考,思考来源于质疑,只有善于质疑的学生才会在创新思考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只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产生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研究以及分析。教师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错误,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讲解进行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例如教师在教授四舍五入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四舍五入的原则,然后让学生利用原则去求解近似值。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问题回答。如18.65924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多少?学生通过思考后回答18.70。这时教师在询问学生,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答案。在学生的质疑下,学生回答18.7.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小数最后一位的零是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可以省略,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通过合作探究,拓宽深度思维

毕竟课堂上的合作交流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当有意识的为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上的知识学习同学们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合作,但是教师也会课下布置一些巩固知识的难题,学生在做题时难免遇到一些复杂抽象的习题,仅凭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侧面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些关键线索,让学生在合作中慢慢领悟,通过多次的探索和合作,学生就会慢慢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解开问题的谜团。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要建议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不断地对解题方式进行优化和简化,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解题方式。学生在取长补短的合作交流氛围下,能够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优势,掌握各种学习的策略,做到有效地合作学习,拓宽学生的深度思维。

4.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提升思维灵敏度

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实践,又用来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实践生活,拓展教学视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积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将课本知识适当的与实践生活相联系,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融合,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体验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增长见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发现和关注数学问题,然后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敏度。

例如教师在教授三角形的特性知识点时,就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建筑物的图片。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建筑框架和吊车上红色围起来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大家都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图形?(放顶、标牌、积木)我们校园中有哪些物品都是这种图形呢?(三角尺、节日彩旗)教师通过生活中一系列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对三角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质疑;通过合作探究,拓宽深度思维;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提升思维灵敏度等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