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进小学语文课型改革提升教学水平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互学课型学案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亮甲台镇中心校 河北宽城 067602)

近年来我校本着“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的原则,率先对小学语文学科进行了课型结构改革。在吸收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围场天卉中学教改课型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小学语文课型结构。下面我简单谈一谈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课型分类

1.自学互学展示课:用于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确定的课内重点讲授内容。

2.巩固拓展提升课:用于与课内重点讲授课相配套的课外同类巩固训练内容或课内自学内容。

3.单元强化巩固课:用于一个单元学完之后的复习整合课。

4.试卷讲评课

二、课型设计方案

自学互学展示课

1.导学案设计

(1)导学案必须能承载教师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

(2)导学案必须能承载教师的教学思想,它能够保证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简单的、必须的知识;通过互学解决疑难问题并在教师的点拨下把知识升华为学习经验。

(3)导学案设计要求体现层次性、逻辑性、指引性,而不是简单的习题堆砌。

(4)导学案必须服务于学生,容量适中,难易度适中,层次清晰明了。

(5)导学案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学展示内容、互学展示内容、反思小结、巩固练习(或达标检测)。

2.课堂环节及具体操作

预习检查—导入明标—自学展示—互学展示—反思小结—巩固练习(或达标检测)

(1)预习检查:

可以有多种形式:教师抽查、组内互查、组间互查、提问或检测。

(2)导入明标

①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②要注意明确性、指向性,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要达到的目标。

(3)自学展示及互学展示

①“自学”“互学”方式的选择要依内容而定。课前布置的预习内容及课内简单易学的内容要采用独立学习(即自学)的方式完成;较复杂,有疑难的内容要通过互助交流的形式完成。

②展示方式的选择也要依内容而定。对于阅读教学、简单写作等较容易的内容,可以采用“独立学习,竞争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竞争完成;也可以采用“独立学习、抽样展示”的方式,依教师的意愿对特定的学生进行抽测验收;还可以采用“独立学习,分层展示”的方式,检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自学情况。对于复杂的学习内容,可采用“互助学习、创新展示”的方式完成。

(4)反思小结: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即将完成一节课的学习任务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整理,反思小结,回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5)达标检测(巩固训练)

①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进行设计安排。

2017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们还在畅想“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2018年,人们已经开始着眼“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的新机遇”。“融合”是人类为未来美好生活寻找的道路,而在这条路上,人工智能带领人类会走得更远,走向更开阔的生存空间,让一个又一个“可能”与“创见”在人们的生活里落地生根,舒枝展叶。

②课上时间充裕就以达标检测的形式完成;如果时间紧张就作为课下的巩固训练。

③检测必须有评价,时间充裕时可当堂师评、组内评、组间互评等;时间不足教师要课下评价,计入课堂得分。

巩固提升拓展课

1.导学案设计

从内容上看应该是与“自学互学展示课”相配套的课外同类训练或课内自学内容。从设计意图上看应该对“自学互学展示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训练和拓展延伸。在目标设计上与“自学互学展示课”具有对应性和延伸性。

2.课堂环节及具体操作

导入目标—限时独立完成练习任务—分层展示—对比分析—反思小结—达标检测

(2)限时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提升拓展课既是巩固在“自学互学展示课”中学到知识和技巧,同时又是对上次课学习效果的检测,所以应在限定的时间里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体现学生最真实的学习水平。

(3)分层展示与对比分析:针对同一组题目,选择不同层次的两组学生,例如选若干个A层学生与若干个C层学生分层展示他们的目标完成情况,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学习内容较难的,也可由教师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展示”与“分析”的好处是:能充分暴露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形成思维的碰撞,给大家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4)反思小结: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即将完成一节课的学习任务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整理,反思小结,回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5)达标检测(巩固训练):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进行设计安排。课上时间充裕就以达标检测的形式完成;如果时间紧张就作为课下的巩固训练。检测必须有评价,时间充裕时可当堂师评、组内评、组间互评等;时间不足教师要课下评价,计入课堂得分。

单元强化巩固课

1.导学案设计

(1)从内容上看应该是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

(2)从形式上看应该是知识框架、知识链。

(3)要精选涵盖本单元训练要点的1—2份试卷进行巩固练习或达标检测。

2.课堂环节及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导入目标—知识梳理—典例链接—巩固提高

(1)该课型不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帮助学生弥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系统性不强的缺陷。

(2)该课型不限制教师的讲解时间,但要杜绝满堂灌现象,应当在“典例链接”这一环节中,加强提问,运用组织策略把学生获得的零散的新知,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形成系统性知识。

(3)该课型在“巩固提高”这一环节中,利用训练或配套的单元检测试题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理解。

试卷讲评课

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总结分析—互助交流(解决简单问题)—错误、疑难展示—答疑讲解(或与正确答案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小结

总之,课型结构的设计和实施,给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既增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年来我校语文小考成绩一直位居全县前列,全市规模学校评比始终保持在中上游。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们会日臻完善,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

猜你喜欢
互学课型学案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闽宁妇联签订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协议
乡愁导学案
互学双赢
小学英语读写课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增强认知互动 促进精制加工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