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教学对提升中学生体质的影响研究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田径体质素质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一、文献综述

1.体质概念的综述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生命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同时与心理具有相关性。需要从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智力和适应能力五方面评价。

2.体质与体能的不同对比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具有稳定的特性。表现为生理状态下对刺激的迅速反应和机体适应差异性。

体能是通过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协调能力、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等表现的基本运动能力,同时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体质是身体的质量,是静态的。体能是身体的适应力,是动态的。

3.青少年的年龄界定

本文主要是面对13-18岁年龄段学生的田径教学,所以对这段时期的学生称为青少年学生。

二、选题依据及意义

1.选题依据

国民体质的提高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这使得人才的竞争也尤为突出,这种竞争也是全民素质的竞争,而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接班人,其体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发展,更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发展。种种社会现象促使着各学者关注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而田径运动是最贴近生活的运动,走、跑、跳、投是人类的基本生活技能,也是其他运动的基本形式。田径运动简易可行,受到条件限制较其他运动项目少。

2.选题意义

经济发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青少年体质下降已成世界问题。学生肥胖率居高不下;令人越来越担忧体质问题;青少年严重沉迷网络,不仅视力下降的问题越来越低龄,而且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演愈烈。

基于上述的问题,加强对青少年中学生体质的研究,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其监测,加强管理,优化评价指标,国家也做出了应对措施,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颁布一系列政策文件,都在适应社会变化的节奏,提出和建立了关于中小学体质健康的档案,用已有的档案指导学生锻炼,以提高体质。

三、田径教学对提升学生体质的影响

1.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1)对身高的影响

在同样的外界环境下,经常参加田径锻炼身高增长的更快,参考张磊《体能训练对小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2)对体重的影响

运动时,青少年体内新陈代谢加快,脂肪消耗与产热增加,从而降低了青少年的肥胖率。长期运动后,瘦体重增加较多,体重变化并非特别明显,身体脂肪含量减少。

2.生理机能

(1)肺活量

肌肉活动时产生二氧化碳,能够刺激中枢系统。促使呼吸加快加深,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转换。因此,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对各种病菌侵袭的抵抗力,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减少。

(2)心血管机能

以中长跑为例,能够促进心血管系统发育,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水平。运动时心脏工作负荷加大,血流量增大,心率增加,使心肌获得充足营养。坚持锻炼,会促进心脏体积增大,心脏砰血功能增加。

(3)心率

参加田径运动锻炼时,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加大,心脏的泵血功能增强,所以安静心率较低。

(4)神经系统

在长期进行“跑跳投”练习之后,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明显改善,青少年运动能力提高,对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和发展也有显著作用。

3.身体素质

(1)力量素质

青少年阶段是力量素质发育的敏感期,田径教学的干预对力量增长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

(2)速度素质

在青少年阶段骨骼和肌肉都在显著的增长,速度素质和运动能力处于“自然增长”迅速阶段,是速度素质发展的黄金期。

(3)耐力素质

田径课中采用各种练习法等提高运动技能以及竞技能力,田径运动锻炼使得青少年的耐力素质提高。

(4)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是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影响动作技术的掌握和提高,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田径教学中对跑跳投做出的迅速反应、突发信号、做复杂多变的综合练习以及变速和变向练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

(5)柔韧素质

虽然6-13岁是儿童青少年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时期,但是通过田径教学中科学持续的柔韧素质的训练能够帮助其素质的发展,练习方式一般采用动静结合。

4.心理智力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调节内分泌,促进青春期正常发育。锻炼过程中,血液内的生长激素出现脉冲式分泌现象,性腺激素分泌旺盛,通过对神经一内分泌调控机制的正反馈,加速下丘脑促性腺素分泌,从而促进心理智能的发育。

5.适应能力

田径教学在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心理健康方面有特殊优势。首先,田径运动项目是从事身体的练习,运动过程中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锻炼中苦乐并存,学生都有直接的感受,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心理提高。其次,操场是开放的,教学空间比较大,环境变化多,角色转换快,信息交流频繁,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结果表明: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呈非常显著性差异;田径教学的开展对《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中肺活量增加、短跑、中长跑和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有效的田径教学课程对青少年各项运动素质都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各素质测试指标反应出的素质能力都有所提高。说明科学合理持续的田径运动能够促进青少年各项运动素质的发展,进而促进体质健康。田径运动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成绩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2.建议

(1)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田径教学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

(2)管理部门应当注重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加大经费的投入、改善田径设施;

(3)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田径专业能力素质,将田径技术教学及锻炼价值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4)改进田径教学内容体系,充裕田径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猜你喜欢
田径体质素质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