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浅探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调动意境语文

(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 陕西咸阳 712200)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我在课堂实践中做出了以下实践。

一、注重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比如我在讲《奇妙的对联》这一课中,让学生搜集大量的有趣的对联,然后我选择一些用到我制作的课件中,学生看到他们搜集的对联出现在课堂上,全班同学都在赏析,学习兴趣大增。

我在讲《荷塘月色》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在课前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荷花和月色的诗。上课时我请学生起来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于是就象一幅幅的画面呈现在大家的眼前,通过诗句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便很自然地进入了文章意境中。

二、巧用教具,调动了学生的情绪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笔者在讲《兰亭集序》时播放流觞曲水的画面并配以饱含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去体验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这样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在讲《荷塘月色》一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视觉、听觉的感官,有助于为学生创设一个素雅、朦胧、静美的意境,展现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更能感受朱自清散文的独特的艺术氛围和艺术魅力。

三、注重课外,使学生主动学习语文

成立诗歌朗诵、音乐欣赏、影视欣赏、汉服发烧友等兴趣小组,从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事物上入手,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电视剧《甄嬛传》我就从剧中的诗词、歌曲、古代建筑、服饰、礼仪等入手是同学们爱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讲到《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时候,就结合电视剧中出现的故宫的建筑和《故宫100》中的有关片段进行讲析,同学们就对自己没见过的中国木结构建筑有了感性的认识,很快就理解了课文内容。

四、放眼课外,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内容上,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以鲜活的现实素材使语文内容变成课堂教学的一泓活水。在课程实施上,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与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五、情感渗透,营造良好气氛

以前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象一个演员,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而我认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个导演,用他那对剧本的透彻理解,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演员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表现出剧本的特色。

我认为要融洽师生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走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静盼,从而奠定一堂课的成功基础。

2.讲课时,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一个学生发生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师生进一步接触创造有利条件。

3.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要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总之,要想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老师不应该只从老师该怎样教的方面去考虑,而应更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想一想学生希望怎样学,希望获得怎样的评价。那么,老师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一定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同时,我个人觉得成就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只要抓住学生希望获得认可,希望获得成功这一点,教学就一定能成功。

猜你喜欢
调动意境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