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经营一体化运营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后勤工作高校后勤后勤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1)

从事后勤工作的人员,他们有着合理化的合作方式,为建设共同的高校学院而努力着,也为高校学子和教师的学习工作创造了更加健康、稳定的环境。后勤单位又被成为后勤保障组织,是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修养的有机团队。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经营一体化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其服务质量、运行效率以及后期保障能力,为高效后勤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科学的引领方向和保障组织。

一、充分发挥后勤组织的方向引领作用

1.加强方向引领

后勤工作是为高校教师、学子提供生活、工作的质量保证,也是高校科研、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机保障。将提高师生满意程度作为构建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经营一体化的引领方向,强化后勤的制度管理,改善落后的后勤服务机制,为高校后勤工作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后勤工作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学园的现代化建设,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经营的一体化建设是一个重要途径。

2.加强需求引领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高校后勤工作已经无法适应高校改革后的服务需求。现阶段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是90后,而高校师生对于后勤工作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多元化。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经营一体化的建设更应该加强需求引领。目前有很多的校外企业都在不断的引入中从零售企业到特色餐饮都有涉及,因此高校后勤工作的开展更应该建立有序的服务制度,争取更多的双赢合作。

3.加强体系引领

现代化后勤工作的开展应该围绕着后勤保障体系的构建为基础,从而强化高校后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其次,还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后勤工作运行规范以及改革发展的评级体系,以合作竞争的方式强化高校后勤工作的开展。最后,构建合理的安全应急和控制预防体系,确保后勤工作的开展效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高校资源的流失,为高校、清廉的后勤管理机制的构建提供有力条件。

二、加强高校后勤组织的法律规范力度

1.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环境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校内资源和环境的建设也在不断的扩大之中,除了教师、学子的后勤需求不断加大之外,他们对于后勤组织法律规范的要求也随之增大。市场环境的激烈竞争除了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之外,对高校后勤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经营一体化的建设更应当围绕着法律的规范建设来展开,在各项市场活动中,坚持诚实守信,遵守承诺,以法律法规的要求为自身发展的基础,确保高校后勤组织的合法建设,构建科学的市场准入制度,坚决抵制带有歧视性的准入和推出条件。

2.严格按照法律的规范来操作运营

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经营一体化建设,不仅需要法律规范的带领,还需要强化后勤组织的法制意识,严格按照法律的规范来操作运营和管理后勤组织。法治思维是是引领高校后勤组织“经营、管理、服务”一体化的重要思想,也是规范高校后勤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思维。将规则平等、待遇平等、权力平等规则作为高校后勤组织和社会服务企业共同运作的首要前提。高校后勤应当通过制定科学的经营、准入规则,对自身以及社会服务企业校内经营进行严格的生产把关。就比如说,推广校园“一卡通”的使用,便于监督管理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每一项消费;其次,严格管控高校食材的安全准入,以免不卫生的食品原材料进入到校园内。

3.细化生产合作要素

为了确保高校内的社会服务企业和后勤组织能够更好的服务于高校师生,必须将各类生产合作要素的规则细化,以法律规范为基准,通过了解有关情况制定高校服务体系,使服务于高校的后勤组织以及社会服务企业能够承担自己职责内的法律责任并享受到平等的待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学生对校内服务企业的满意程度,对一些满意度较高的服务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一些满意度较低的企业则解除长期合作关系。

三、强化后勤工作的监督力度

1.将服务重心侧重于学生群体

校内交通、公寓、商贸、水电、绿化、物业以及食堂的开设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在校学生,因此高校后勤组织应该更多的将服务重心侧重于学生群体,建设更加人性化的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系统,将后勤组织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最大化实现。将绿色技术的应用、创新的管理体制等构成后勤服务体系,利用外包理念,将社会资本引入到高校校园的服务建设当中,更好的构建高校后勤组织。

2.提升后勤组织的服务效率,以满足师生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高校后勤组织经营服务管理一体化的构建根本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服务效率,来满足高校师生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最终实现高校教育办学的创新改革。将管理技术和经济手段更好的结合并运用到高校后勤组织的运营过程中,将“三服务、两育人”的理念更好的实现于高校服务机制中,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来提升后勤组织的员工素质,用诚实守信的形象来面对高校师生通过网络数据或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师生群体进行定期访问,以便于改善服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除去已有的服务项目之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使学生更快的掌握生活信息,从根本上提升自身服务效率。

3.构建科学的服务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现阶段很多企业都会运用的管理规范手段,其操作原理是通过对服务群体的实践调查,更好的了解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而在高校后勤体系中,除了师生群体之外,还要面对校方领导以及后勤体系中员工的自我评价,坚持经济效益与服务效益相结合的服务理念,来弥补校方因资源不足而导致的“后勤失效”等问题。此外,根据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将“服务”与“育人”相结合,构建更加现代化、科学化的经营、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后勤单位。

猜你喜欢
后勤工作高校后勤后勤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浅谈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精细管理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