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泛在学习”高校教师服务社区模式构建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泛在学习高校教师微信

马 颖 关 萍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抚顺 113001;2.抚顺市顺城街道民族社区 辽宁抚顺 113001)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为了搭建学校与地方有效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引导和推动教师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制定了教授、博士服务地方工作实施办法。为了实现个人专业知识社会价值的区域性转化、促进个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更好地结合,本人在服务民族社区的实践活动中,在民族社区领导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与社区领导共同探讨基于互联网的“泛在学习”高校教师服务社区模式及工作思路、发挥微信媒体技术优势搭建高校教师服务社区平台,寻找有效满足社区困难家庭学生所需的特色服务之路。

二、泛在学习服务社区模式工作思路

大学与社区的合作可以通过服务学习和社区培训两种方式来实现的,强调大学对社会的责任和为社区提供其真正需要的服务[1]。在2000年民政部出台《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区服务也包括面向社会贫困户和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2]。结合本人英语教育专业及民族社区贫困家庭在读学生具体情况,社区领导决定采取“先整体、后聚焦、找特色”的工作思路,逐步探讨适合民族社区的高校教师服务地方模式。

通过对58户有在读学生的困难家庭类型汇总四个有代表性困难家庭地走访,最终明确了需要为学生解决的问题难点,即为其提供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指导、梳理知识重点及难点、解答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学习资源、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通过研读大学与社区合作及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相关文献,通过向教育专家咨询和与社区领导的研讨,结合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提供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特点,确定了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泛在学习”高校教师服务社区模式。

三、泛在学习服务社区模式内涵

基于互联网的“泛在学习”高校教师服务社区模式是针对社区困难家庭学生需求和高校教师服务社区性质而构建的,体现了服务社区性质和差异性教学特点,贯彻了通过高校教师服务地方来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教师教学、科研和服更好地务社会的宗旨。

1.泛在学习涵义

泛在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为学生提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可以利用零碎时间享受无处不在的学习。泛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养成终身学习习惯,这符合信息社会的特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有效的学生中心教育[3]。微信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质与泛在学习特点不谋而合,契合了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泛在学习的要求[4]。

2.服务社区模式内涵

基于互联网的“泛在学习”高校教师服务社区模式下,高校教师服务社区总体工作围绕三个维度展开:首先,服务社区教师通过微信平台走进困难家庭实现一对一服务,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疏导,针对学生学习困难进行学情评定和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其次,服务教师通过微信平台面向全体社区学生及家长做有关提高学习效率及拓展知识学习的相关讲座,提升学生及家长有关学习理论的认识,更好地应用学习理论指导学生学习实践,满足学习学习需求;再次,利用微信平台为社区学生和高校师生间搭建沟通交流渠道、为社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和服务支持,同时也为高校学生提供服务社会的机会。

四、服务社区模式构建效果反思

通过对民族社区家长及学生所做的有关高校教师服务地方效果问卷调查及微信访谈我们可以看出这项工作在社区家长及学生心中的真实评价。其中,最受家长和学生们喜欢的教师服务社区模式中对进行语法讲解培养方式的偏爱程度占比40%、练口语占比30%。此外,学生及家长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对学习有了新认识(占比60%的)、其次是学会了怎么学习(占比30%)。对所提供的泛在学习各种服务方式受欢迎占比为:提供各种学习资源30%、知识点讲解30%、学习方法指导20%、答疑20%。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社区家长及学生对这种“泛在学习”服务模式持认可态度。这种新型的“泛在学习”社区服务模式是刚刚起步,社区的家长和学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大家还是更接受通过微信平台接受各种知识讲解活动,积极主动提出问题和学生间交互讨论、合作学习的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观还有待改善,以更好等体现高校服务社区的社会价值,能更好地社满足社区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猜你喜欢
泛在学习高校教师微信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微信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