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松绑” 焕发教育激情──常规教学管理模式的几点新思考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松绑教案评价

(大庆市第六十五中学 黑龙江大庆 163412)

一、放开教师的手脚,让激情激活发展。

我们喊了好一阵子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其实在学生不堪重负的同时,教师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很累,又很矛盾,升学的任务,对任何一个教师来说,都不是轻松的。学业成绩为学校、学生、家长看好,更是社会评价学校的一把尺子。教师不在此疲于奔命,谁会承认他是个好老师。这给教师带来了身心的双重压力,如果这个压力不除,难谈教育的个性,教育的创新。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当前在各个管理领域都在使用一个词──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尊重人、信任人、依靠人、发展人。可是在目前的一些学校管理中对教师有多少尊重和信任呢,从管理的某些条条框框说,是管理的规范化,还是对教师工作的束缚?绵羊式的教师必然产生一大批绵羊式的学生,这值得我们思考。试想,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哪里来的学生的创新发展,没有教师的个性化教育,哪里来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应该切实放开教育的手脚,让教师的教育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让教师的个人才华在愉悦、激情中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教案设计与时俱进,适用就是最好的。

先说教案,是不是按照管理者设计的项目,逐条有板有眼的写清楚就等于教师备课充分了,进而理解为他就上好了一节课,这恐怕教师们心理最清楚。教师的舞台多半在课堂上,在这个空间中,教师遇到的和要处理的问题是随机和多样的,不是一个教案就能写得清楚的。

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是一节参加区级赛讲的语文课,做课的教师讲的是《一件珍贵的衬衫》。教师在讲课的前天,看到了一篇报道,上课的时候他就把这则消息作为课的引言讲了。这则消息大致意思是:一个中国的大款花了888万元竞买了一辆豪华轿车。记者给算了一笔账,这辆轿车的价钱相当于一个年收入25000元的农民约355年的劳动所得。学生听后哗然,议论纷纷,竟有几名学生站起来痛斥这位大款的行径,慷慨激昂。于是这节课10分钟的时间过去了,教师因为这个有感而发的引言,激发了群情,占了时间,本节课设计的环节没有全部完成,当然这节课没有获得名次。

这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是不是按部就班,每一个环节都走到,再衔接得天衣无缝就成为一节好课。这节课我觉得,学生收获的远比学到的语文知识更可贵。其实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大多要完成于平时并不被关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试想,我们做了那么的公开课、观摩课,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几,多半不过是教师、学生做了太多的准备的表演而已。若说留下记忆的当是老师了,查找资料、集体备课、试讲、评议,好一顿折腾。

试想一个课堂上照着教案念的教师,学生对他会有多大的忍耐力。倘若教师把许多的经历花在编写板板正正的教案上,显然他就难从规矩中走出来,去更多的思考教学的创新,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因材施教。这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就是,怎样去管理教师的备课?

我校在借鉴它校“讲学稿”的基础上,结合校情和学情,创建了“教学案”。“教学案”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了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了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学校出台了“教学案”编写的原则、具体要求、基本设计思路(“教学案”的主体部分,包括三个“问题序列”、 “六环节教学法”、七个“教学步骤”和十个“学习提示点”。)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三、模式不等于模式化,灵活用才是上佳。

再说课堂模式。这是当下学校流行的时髦词。模式应不应当有,回答是肯定的。但必须灵活把握,有所突破。再灵验的模式,也不是万能的,各学科都有自身的属性特点,内容不同,教与学的策略就应有所不同。如果强行将各科的课堂教学统归一个模式下,不折不扣,势必造成模式化,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校自2013秋季起,以“问题导学”作为教学模式,全面倡导这一模式的积极运用。以教学案为载体,确立了课堂教学的“四个步骤”,建立了课堂教学模版,引导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创造性的应用学校退出的模式。经过两年多的运行,我们提出:有模式,但不唯模式。各学科组根据自己学科组教学内容的实际,在学校总模式下,研究摸索出本学科组的分模式,实现了新模式下的新跨越。2015年起,我校以“小课题”研讨开放课为引领,打造教师风格,彰显个性。在实现了新跨越的同时,使教师从最初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以充分的创造和火热的激情与学生共度生命历程。

四、尊重教师的劳动,多元评价更科学。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往往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当他们的劳动被社会所承认,一种满足感会油然而生,以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如果那些机械的条条框框不能打破,长久下去,教师就会穷于应付之中,泯灭了教育的激情,工作只成了知识的传递。于是冷漠地对待一个个充满天真好奇的活生生的生命,甚至个别的教师把自己望破红尘的思想带入课堂,造成了一片消极,这是非常可怕的。

建立怎样的评价机制,让评价激励我们的教师把三尺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既然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那么对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每一位教育管理者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模式,为教师“松绑”,按教育规律办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管理。这些不仅仅是挂在口头上,而应是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

猜你喜欢
松绑教案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半张纸》教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