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学生与家长的“摆渡人”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摆渡人家校高铁

(湖北宜都市清江小学 湖北宜都 443300)

“我真想您放下手机,亲爱的爸爸,把小时侯的那一份快乐还给我吧!爸爸,原来那属于我们俩的一声声笑声消失不见;原来那来自您的一次次关怀的问候无影无踪;原来和我一起奔跑的身影烟消云散。因为,这时的您,正手捧着您宝贝中的宝贝—手机。吃饭时,您在玩手机;睡觉时,您在玩手机;甚至连上厕所的时候,您也在玩手机。再这样下去,您就快成手机的爸爸了。”这是我班上的学生在一次单元检测中完成半命题作文“我真想……”时写下来的一段话,他在后面的作文中还回忆了小时候和爸爸一起边泡澡边嬉戏的温馨画面,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爸爸成天抱着手机目不斜视的漠然形象,让既是判官又是读者的我读来颇为唏嘘。

无独有偶,在接下来的改卷中,我又读到了一位同学同样的呼声。一位同学写到:“如果上帝能让我实现一个梦,那么我希望爸爸能放下手机,陪我们一家人过好每一天,做一个好爸爸。爸爸每天一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看着自己的手机,除了手机里的声音能听到,他把其它一切声音全都屏蔽起来,谁也不理。每当我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装聋作哑,等他被骂烦了,就叫我快去做作业,别来打扰他,他上了一天班很累。每次他都这么说,而我又不能反驳他,如果反驳了,恐怕我的屁股又要‘开花’了。”

读了他们的作文,我的眼前仿佛浮现了他们的爸爸妈妈抱着手机,充耳不闻儿女的呼声,双目不见儿女需求的样子。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不是个别,而是普遍,正如网络语言所说:“对于孩子来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和爸爸妈妈不在一起,而是爸妈明明在陪自己,却一直玩着手机。”的确,在智能手机全面普及的年代,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其强大的网络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与注意力,人人都在做“低头族”、“手机控”。虽然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学生和家长之间的问题,但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看到学生这样的心声后,第一直觉就是要和家长好好沟通,把学生的心声与诉求告诉各位家长。因此,我随即把学生们的作文用手机拍了下来,发到了班级家长群里,并配上了这样一段话:“各位亲爱的宝爸宝妈,也许您的手机里有您成千上万的交易,关系着您一家的生计;也许您的手机里的有您不计其数的商机,关乎着你一家的未来,但您的孩子正在以您无法想象的速度成长,现在他们正需要您的关爱,需要您的呵护。都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如果您爱他(她),就请放下您的手机!认真听听他们需要些什么,他们在想些什么。不然孩子很快就长大了,当您再想听听他们的心声时,再想和他们一起好好玩玩时,他们却什么也不想和您说,什么也不想和您一起做了。到那时,他们也就真只在您的手机里了!”当天,好多家长在看了孩子们的作文和我的这段话后,感触非常深,纷纷表示自己真得该好好反醒自己,好好珍视现在和孩子在一起的这段时间,好好陪陪他们,好好教育他们了。

一、走好“家长会”这条公路

“家长会”是沟通学校与家庭、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保持密切联系、协调一致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家长会”不仅仅局限于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传达学校相关政策规定,更肩负着培训家长的作用,因此也有很多学校已将“家长会”更名为“家长培训会”或者“家校联系会”,班主任往往会在会上对家长教育方式中比较有代表性或共性的问题对大家作出指导,引导家长用更合理的方式教育和管理孩子。争对此种“手机控”家长忽视子女教育的共性问题,在“家长会”上作出指导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它指导面广、操作性强、行之有效。

二、建好“班级群”这列高铁

QQ、微信作为新时期的主要交流媒介,已然成为人们沟通交流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很多班主任老师为了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也纷纷建立了班级家长群。这种“班级群”打破了工作时间、空间的制约和家校之间的界线,提高了家校沟通的效率,实现了家校联系的互联互通和无缝对接,使得老师与家长间的沟通越来越便利、越来越随时化,俨然就是家校联系中的“高铁”。

争对“手机控”的家长们,“班级群”这列高铁似乎更能直通目的地,班主任老师完全应该建好这条“高铁”。就如我在处理前面案例时一样,把同学们的作文照片传到“班级群”里,每一位家长都能看到学生的诉求,都可以参与讨论,并且每一位家长都能对照“镜子”检查自己,从而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作用。

当然,在指导家长教育子女方面,“班级群”的作用还不仅仅在于此。平时,不论是QQ、还是微信,或者其它网络平台,都可以见到很多优秀、发人深省的文章推送,作为班主任,就可以及时把这些好文推荐在“班级群”里,再呼吁家长们阅读,更系统化、多元化、深层次化地进行理论指导。而且这种方式比“家长会”从时间上、空间上都更为灵活,易操作,家长也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从而内化为自己教育女子的方式方法。

三、驶好“点对点”这趟专列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家长往往比较重视和老师的单独交流,对于老师和其单独交流时所传达的信息,表达的观点记忆尤为深刻,也更容易引起重视。诸如“手机控”家长忽视孩子教育的这类问题,是共性问题,也有个别家长尤为突出,比如前面案例中的两位家长,就非常适合采用“点对点”这种交流方式。“点对点”的方式非常多,比如QQ或微信私聊、打电话、家访、邀请家长到校个别交流等。我相信,走好了“家长会”这条公路,建好了“班级群”这列高铁,驶好了“点对点”这趟专列,家长们能更便捷、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在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子女、陪伴子女、和子女沟通方面,班主任也一定会事半功倍,成效显著,真正成为一名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摆渡人”。

猜你喜欢
摆渡人家校高铁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摆渡人》
范姜锋 从“追梦人”到“摆渡人”
黄河上的“摆渡人”
《摆渡人》: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高铁会飞吗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人地百米建高铁
第一次坐高铁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