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镜诊断400例宫颈疾病临床分析研究

2018-02-26 05:42杨娅丽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内瘤阴道镜上皮

杨娅丽

(云南省昭通市中医医院,云南 昭通 657000)

宫颈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异常细胞学检查结果的担忧是患者接受阴道镜检查的原因之一。当临床医师发现宫颈可疑异常时,不论细胞学检查结果如何,行阴道镜检查是可取的。确诊对宫颈病变的防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根据研究表明[1],阴道镜技术作为临床中明确宫颈病变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强光照射宫颈阴道上皮,将上皮组织放大10~40倍以后反射成为图像,利用对图像的分析就能够明确发现细小的病理改变组织,之后在镜下取材进行病理活体组织检查给予明确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收的宫颈疾病患者一共400例,年龄在24~64岁,平均为39.2±3.1岁。其中阴道接触性出血一共156例,血性白带一共187例,阴道不规则出血一共46例,其他一共11例。

1.2 临床方法

对月经干净2~14d的病人取膀胱截石位行阴道镜检查,注意阴道窥器置入阴道三分之二时呈半开状态,有效避免损伤宫颈表面,当看到宫颈后再将窥器完全打开,充分暴露宫颈,生理盐水棉签试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对阴道镜位置和参数进行适宜调整,使其获得清晰图像,首先通过肉眼观察宫颈的形态、血管、颜色、有无白斑、赘生物等,必要时用绿光观察血管。再用棉球取5%醋酸涂抹宫颈表面,在鳞状上皮、转化区及柱状上皮间进行观察,重点对转化区给予对比。醋白上皮、点状血管和镶嵌为CIN最常见的异常阴道镜“三联症”图像。观察到异常图像后再予棉签于宫颈表面涂抹复方碘液,对图像的碘染特征予全面分析,有效判断宫颈疾病的病理改变部位和受损程度,对病理改变严重部位取材活检,如没发现病变组织,于正常转化区3、6、9、12点取材活检。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宫颈表面涂醋酸及Lugol碘液 ,对病变组织给予密切观察,其中包含宫颈炎症、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宫颈癌以及宫颈湿疣,同时将其结果当做诊断标准,对阴道镜检查出来的宫颈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以及宫颈湿疣给予观察,并给予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阴道镜检正常一共有10例2.5%,宫颈炎症一共有100例25%,宫颈上皮内瘤变共100例,包括CINI及CINIII 25%,宫颈湿疣一共有162例40.5%,宫颈癌一共有28例7%,病理活检正常一共有8例20%,宫颈炎症一共有97例24.25%,宫颈上皮内瘤变共103例25.75%,宫颈湿疣一共有162例42.75%,宫颈癌一共有28例9%,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的诊断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情况对比

3 讨 论

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癌发病率每年呈递增趋势,及时早发现,早诊断,尽力避免其发展为浸润癌,已经成为当前相关研究人员热烈讨论的话题,根据研究表明[2],规范的三阶梯筛查,注重阴道镜对一定数量的病例予检查,并且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同时在其实验当中对CINI-III级给予对比,取得显著效果,因此,研究表明,阴道镜对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的筛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研究表明[3],通过阴道镜取材活检,可发现细微病变,精准取材,避免了盲目取材,或病变部位漏检,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明显增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本文结果显示,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的诊断结果之间,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相关报道相同。

综上所述,对宫颈疾病采取阴道镜进行诊断,具有操作简便,可以使诊断率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内瘤阴道镜上皮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