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技术教师专业成长之我见

2018-02-26 18:45王建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问题的提出

王建军

摘要:高中技术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的意义重大,原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工作经历对教高中技术课程有帮助和迁移作用。高中技术是一门新课程,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泛,解决的方法是高中技术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素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较高的技术素养和专业技能。

关键词:高中技术;学科背景;教师专业成长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课程改革与以往的课程改革相比,这是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是涉及面最广的一次改革,是对学校、教师最具挑战意义的一次改革。同时,它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最好的发展契机。那么,如何理解和认识这场变革,如何把国家的意志转化为学校的行为,如何使学生真正从这场变革中得到預期的发展??教师就成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二、问题的分析和阐述

1.个人的优势本人学的课程很多,而且还教过很多课程,比如电子制作技术、机械制图、教育技术等课程,这些知识对我教“技术与设计1”、 “技术与设计2”、 “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确实有很大帮助。

2.难题和困惑个人方面:高中技术是一门新课程,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总是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此外,遇到的一些难题主要还有来自这门课没有受到全民重视,学校也没有足够重视,一些设备不到位,教学中还是有很多困难的。

主要是一些技术知识方面的,比如技术基础知识如系统论,还有必修模块中的相关知识,如“简易机器人制作”中的计算机编写程序等。

我认为自己现在的知识结构还不尽合理,整体来说,我认为自己只能担当高中技术的教学,不敢说能否教的很好,但我会努力的。

3.管理方面:

(1)在学校和教育管理工作者普遍存在着轻视技术类课程的思想。由于我们长期以来的文化传统中都有“重学轻术”的思想,尽管理论上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但实践中,学校教育一直没有把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放到应有地位。特别是以高考科目为中心的高中教育,技术类课程更是受人忽视。高中技术课程在课程理念、目标等方面都较以前的技术类课程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质的飞跃,但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

(2)相关的政策措施还不到位。比如高中技术课时标准和教师工作量标准,技术试验员配备问题,高中技术教师的职称评定问题都会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个人方面:

(1)多途径得到教育资源。在讲课的电子稿件中有很多资料,包括文字、动画和录像资料,很多资料都是我平时留心收集的,比如从报纸、网络、培训时一些老师的讲稿、一些教具公司的宣传资料等等。特别是一些动画和录像资料,有的是专门在专业网站上查的,有些是在电视科教栏目上看到,觉得不错,就通过网络查找到了,就是想给学生最新、最好的资源。

(2)多途径重新调整自己知识结构。在高中技术的教学中重新调整自己知识结构途径还是很多的,比如自我反思与总结,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阅读一些技术专业书刊,上网查阅资料,课后和学生进行交流,高中技术的专业培训等等。

2.管理方面第一,建立高中技术课程的师资培养体系。从目前来看,我国尚没有正规师范院校和学校承担培养高中技术教师的任务,但从长远来看,应在师范院校的专业结构或课程结构中设置高中技术专业或相应课程,或者在相近的非师范院校的专业结构中设置高中技术教育类专业,以培养专业的高中技术教师,使教师通过专业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第二,调整高中技术教师队伍结构。在目前情况,学校在实施高中技术课程时,可以从有技术专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对技术教育有兴趣、有研究的职业技术人员,以及从社会其他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中聘用高中技术课程的兼职教师,或请他们参与相关高中技术课程的培训或承担一定内容的高中技术课程教学任务。

第三,改进高中技术教师专业培训。为了使高中技术的教学得到持续发展,国家及各省市必须要加强高中技术教师的职前和职中培训。

3.高中技术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作为素质教育子系统的技术教育,也必须依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技术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1)技术教育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素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师德的好坏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成长。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的真谛是以人教人,唯有人才能教育人。技术教育的终极指向是“立人”,技术教师在道德伦理上应该是学生的楷模。技术教师要热爱技术教育,坚信技术教育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价值。

(2)技术教育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知识素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是一条流淌不息的小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否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本身是否见多识广,知识丰富。而理解掌握教材,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

信息就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技术教师要树立符合时代精神的知识意识,努力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准,要广通博览,在脑子中建立一个“活书库”,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

(3)技术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技能素养。高素质的人才,只能由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所以,我们技术教师必须努力学习进取,以臻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技术教师要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针,树立新的技术教育的质量观、人才观,技术教育过程中,执着追求探索,勇于突破超越,使自己成为现代教育的工作者,成为“新型”、“学者型”的技术教师,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去建树21世纪的人才而努力。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定.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 .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技术课程标准研修(高中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作者单位: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第一高级中学810600)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的提出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酒店专业实习生的角色冲突研究
学生组织工作经历对大学生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论教育评价的效度及其构建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职高英语阅读课中的实践
我国高等院校声誉管理的动态模型研究
沧州市中小学独生子女教师师德状况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