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地区苦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症状及防治策略

2018-02-28 03:38李亮邱传明
长江蔬菜 2018年1期
关键词:苦瓜病斑成虫

李亮 邱传明

特约栏目主持:邱传明

男,本科学历,在广东省茂名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工作,技术推广科科长,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近年重点进行蔬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2011~2015年任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茂名综合试验站站长,2016年为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茂名区域蔬菜产业示范基地课题负责人。获省农业技术推广奖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已授权1项,发表论文20多篇;近五年来,举办蔬菜方面的技术培训50多场,推广新品种50多个,推广新技术10多项。

粤西地区苦瓜年种植面积约8 000 hm2,因苦瓜销售价格较高,农民喜欢种植。但近年来,苦瓜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如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白粉病、瓜实蝇等,严重影响苦瓜产量及品质。有的地方枯萎病已成为苦瓜毁灭性病害,严重制约了苦瓜产业的发展。苦瓜生产中,菜农平时不重视综合防治,病虫害发生时才喷药防治,导致防治效果差。事实上,苦瓜病虫害需要早防早治,做好综合防治工作,才能行之有效。现把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白粉病等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苦瓜白粉病

1.1 症状

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以为害叶片为主,叶柄、茎、果实较少发病,叶片发病初期,产生白色粉状小斑点,后发展为不规则白粉霉状大斑(图1)。多时,病斑连结成片,叶片逐渐变黄,并产生许多黄褐色粒点,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变褐枯死。

1.2 发病原因

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可以辗转为害,在田间借气流传播蔓延。多雨或阴天,温度适宜和高湿环境下病害易流行,病害流行期为每年3~5月和10~12月[1]。偏施氮肥,植株长势弱或生长势旺,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病害易发生。

1.3 防治措施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合理密植,注意植株调整,保持株间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可喷洒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剂1 2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

2 苦瓜霜霉病

2.1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期为浅黄色小斑,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状,而后从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可融合成大病斑。田间湿度大时在叶背面产生灰白色霉状物,干燥天气很少见到霉层。

2.2 发病原因

气候温暖有利于该病转移为害,病原存活于寄主上,借助气流及风雨传播。低温阴雨天气易诱发该病,温暖气候、雨天多,昼夜温差大、雾大条件下发生严重。粤西地区在5~7月和9~10月发病重。

2.3 防治措施

高畦种植,三沟(腰沟、畦沟、环沟)相通,排除田间积水,结瓜前控制浇水量,降低田间湿度。及时中耕,提高地温。结瓜中后期及时摘除病叶、老叶,使植株间通风透光。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3 苦瓜根结线虫病

3.1 症状

为害根部,根上形成球形或不规则形瘤状物(图2)。瘤状物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或暗褐色。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症状表现不明显,后植株生长不良、矮小。叶片从下而上发黄、萎蔫,严重时植株死亡(图3)。

3.2 发病原因

病原在多种蔬菜上越冬,主要依靠带有根结线虫的病株残体、流水传播,带病幼苗可作远距离传播[2],根结线虫在土壤中移动速度较慢。幼虫从幼根侵入,使寄主细胞分裂增生形成根瘤。地势高燥和土质疏松的砂质土壤适宜线虫活动发病重,黏重及潮湿田块不利根结线虫活动发病轻。酸性土壤易发病。

3.3 防治措施

与禾本科作物进行水旱轮作,土壤深翻处理,及时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焚烧。多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植株抗病性。施用石灰改良土壤酸性,叶面喷施过磷酸钙浸出液。667 m2用100 kg 50%氰氨化钙颗粒剂进行土壤消毒;或667 m2用2 kg 10%噻唑膦颗粒剂土壤撒施;或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 mL与湿土拌均后撒于畦上沟内,盖土后移栽幼苗;或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倍液淋茎基部土壤。

4 苦瓜炭疽病

4.1 症状

苗期发病,叶片出现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成株期叶片发病,病斑近似圆形,大小不一,边缘有黄色晕圈,可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大病斑。潮湿时,病斑上有红色粉状物,干燥条件下,病斑易穿孔。茎部发病,病斑呈灰白色至褐色,表面有粉红色斑点。

4.2 发病原因

病原以菌丝体在种子上或病残株越冬,通过雨水传播。田间湿度大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湿度高,叶面有水珠,叶面结露,易发病及流行。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好,过量施用氮肥,植株徒长,生长衰弱,发病严重。

4.3 防治措施

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30 min,与非瓜类蔬菜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前期及时整枝。注意氮、磷、钾元素配合施用,后期摘除黄叶、病叶,利于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

5 苦瓜枯萎病

5.1 症状

各地都有发生,个别地方发病较重;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又以结瓜初期发生最为严重,表现为植株生长慢,下部叶片变黄并向上发展,前期植株白天呈枯萎状,傍晚恢复正常。发病严重时,整株枯萎(图4),病株茎基部及根部维管束呈褐色。最后病部软化腐烂,导致植株死亡。

5.2 发病原因

病原以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和肥料中越冬,通过灌溉水或雨水传播。高温高湿、连作地、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地势低洼、土壤湿度大、植株根系受损及根系发育不良都易引起发病。

5.3 防治措施

利用南瓜根系对枯萎病原有较强抗性的特点,可用南瓜作砧木,苦瓜作接穗,进行嫁接换根。结合667 m2施入生石灰约50 kg调节土壤酸度,实行水旱轮作,不偏施氮肥,施用腐熟有机肥。做好排水管理工作,采用地膜覆盖种植及高畦种植,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噁霉灵水剂2 0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6 苦瓜白斑病

6.1 症状

白斑病又称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生初期,叶片呈黄色圆形小斑点,渐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灰褐色至褐色病斑,边缘明显。后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中间呈灰白色,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有浅黑色霉状物。

6.2 发病原因

病原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主要借气流或雨水传播。5~10月高温时期发生,常于结瓜初期开始发病。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偏施化肥、有机肥施用少、土壤板结及根系生长差的田块发病重。

6.3 防治措施

做好清园工作,减少田间病原体积累。多施腐熟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注意氮、磷、钾元素配合施用,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中后期及时追肥,喷施叶面肥,补充微量元素。适当剪除侧枝,增强植株间通风透光度。发病初期喷药,可喷施70%福·甲硫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7 苦瓜瓜实蝇

7.1 为害症状

成虫及幼虫均可为害。成虫用产卵器刺入苦瓜表皮产卵,卵孵化成幼虫进入瓜内取食。瓜受害后局部发黄,后腐烂变臭脱落;有的不腐烂,但刺伤部位也流胶,或畸形下陷(图5),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7.2 生活习性

老熟幼虫或蛹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暖羽化为成虫。成虫常在杂草、灌木、香蕉树上活动,每年5~8月是瓜实蝇主要为害期[3]。成虫白天活动,雨天及休息时静伏于叶背、杂草或瓜棚下。有趋黄习性,喜欢取食香甜物质,幼虫孵化后在瓜内取食为害,取食成蜂窝状,导致腐烂或脱落。幼虫于瓜落前或瓜落后弹跳落入地面,钻入表土层化蛹。

7.3 防治措施

根据其发生为害特点可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以抑制成虫产卵、保护瓜果免受为害为重点。实行合理轮作,最好与水稻轮作以减少虫口密度;选择远离蜜源植物区的田块种植;盖膜种植减少幼虫钻入表土层,减轻再次为害;利用成虫趋黄习性,田间挂置黄板进行诱杀(图6);及时将为害烂瓜收集起来集中处理,减少虫口,减轻为害;利用套袋保护法防成虫产卵为害;利用成虫的趋化性采用毒饵诱杀。成虫盛发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倍液、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雾。

[1]詹荣耀,刘春,蔡泽伟,等.苦瓜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蔬菜,2016(9):10-12.

[2]刘子记,孙继华,刘昭华,等.海南苦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J].热带农业科学,2015,35(4):55-58.

[3]谢河山,任淑梅,宫庆友.南方苦瓜瓜实蝇的发生及防治[J].蔬菜,2015(10):77-78.

猜你喜欢
苦瓜病斑成虫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种植苦瓜抓哪些管理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吃苦瓜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苹果树腐烂病斑季节扩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