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能效、控制总量是重塑能源体系的关键

2018-03-01 01:36
节能与环保 2018年1期
关键词:能源需求标准煤能效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是巨大的能源消费总量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然而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未来对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势头短时期内仍难以转变,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将有增无减。”——戴彦德

记者: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进入中高增速时期;我国工业化进程整体进入中后期。在上述情况下,能源总体需求究竟是增是减?

戴彦德: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转到新常态的中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也逐步迈入中后期,对能源需求的增速放缓,但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来看,工业能源消费达到顶峰后,建筑、交通和民生部门将快速增长。尽管我国工业部门部分高耗能产品产量趋于峰值,其能源需求的增速不会像前十年那样快速强劲增长,但建筑、交通和民生部门的能源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一消三涨”,最终使能源需求的增量同以往相比,不会有大的改变。

记者:十九大指出,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对能源需求有怎样的影响?

戴彦德: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努力把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提升起来。这个过程需要能源的支撑。从我国发展阶段来看,未来城镇化进程还将不断加快,对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依然较大,尤其是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均衡——有外国媒体朋友调侃说,“中国东部像欧洲,西部像非洲”。中西部部分落后地区仍处于家园建设的初级阶段,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局部地区还需加快发展。特别是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推进经济发展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沿线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沿线的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在内的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必将迎来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浪潮,对能源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记者: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强国目标,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请问,在目前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下,需要多少能源来支撑强国目标?

戴彦德: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我国人口将超过14亿,若实现既定经济发展目标,GDP总量将超过44万亿美元(按照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人均GDP约3.2万美元,按照OECD国家的人均能耗水平,我国能源需求将达116亿吨标准煤,即使按照世界上能源经济效率最高的日本和德国的人均能耗水平,也要85亿吨标准煤。这一需求无疑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压力,在当前可再生能源难以等量替代化石能源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能源消费总量进行控制。努力把能耗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是我们的目标。

记者:总量控制会不会影响供给?如何保证总量控制下的能源供给?

戴彦德:依靠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德国生态经济学家魏伯乐在其所著的《5倍级——缩减资源消耗,转型绿色经济》一书中提出,利用当今世界的技术和手段,可以将资源生产率提高五倍,在提高全球人类社会福利的基础上,将资源消耗减少80%。对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能源利用的大规模浪费,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通过提高能效能够显著减少对能源的需求。

记者:有通过提高能效解决能源供给可行的科学依据吗?

戴彦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美国落基山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到2050年,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在实现既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将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电力折标系数按照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时计算)以内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一目标若能实现,且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幅提高,则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即可从当前的千万吨级下降到百万吨级,同时温室气体排放也将大幅下降,从而可实现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发展目标。

记者:国家层面是怎样强调节能或能效的?

戴彦德:十九大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和美丽。国家发展改革委张勇副主任在201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能效是第一能源,而以前的提法节能是作为继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非化石能源以外的第五大“能源”,此种变化意味着今后的节能将被高度重视。

记者: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看,节能成为第五甚至第一能源了吗?

戴彦德:2016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43.6亿吨标准煤,能耗水平比上世纪80年代提升了70%以上,比2000年提升30%以上。如果不节能会怎样呢?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工业化过程中单位GDP能耗强度始终处于上升的态势,基本上都要上升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因为工业化要生产钢铁和水泥,二产的单位GDP能耗强度是一产和三产的三到五倍,所以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化程度越高,单位GDP能耗强度越高。我们国家的情况是,只是在2003年、2004年、2005年期间上升,之后就下来了。如果没有节能、没有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相比1980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应是169亿吨标准煤,相比2000年应是63亿吨标准煤,而实际上2016年是43.6亿吨标准煤。

记者:从主要产品的能耗来看,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戴彦德:近年来,我国主要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下降情况如下:2016年相比于1980年,火电厂发电和供电煤耗分别下降28.7%和30.4%,钢可比能耗下降了45.8%,水泥综合能耗下降了44.6%。仅仅火电、钢铁、水泥这三个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下降的节能量就超过了12亿吨标准煤。12亿吨标准煤是什么概念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才6亿吨标准煤左右,2000年也才14.7亿吨标准煤。节能的贡献是一目了然的。从另一个方面看,在节能的的确确减少能源需求增量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态环境仍然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如果没有节能的话,情况会更严重得多。

猜你喜欢
能源需求标准煤能效
世界如何才能满足其清洁能源需求
作者更正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
一种节能电梯的设计
尽洪荒之力 攀能效之巅—解读青岛炼化高能效成长路
低碳生活专栏
浅谈实现高能效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霍尼韦尔助力中国应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欧盟:LED照明能效标准将实施
家电行业新能效标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