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清洁生产推广模式和实践

2018-03-01 01:36李晓丹于承迎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节能与环保 2018年1期
关键词:服务业北京市生产

文 _ 李晓丹 于承迎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清洁生产是一种为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而从源头采取的综合预防性措施,其核心目标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多年来,我国清洁生产工作主要在工业领域开展,强调生产过程的能源节约和污染防治。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商务办公、交通物流、教育医疗、洗衣沐浴等服务行业的资源能源消耗大幅增长,污染物产生量大幅增加,服务业的资源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新问题。

李克强总理曾提出“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加大,积极探索符合服务业特征的清洁生产方法和推广模式,深入挖掘服务业节能减排潜力,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

1 服务业开展清洁生产势在必行

以北京市为例,服务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呈显著增加趋势。2016年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80%,远超过第一、二产业。同时服务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市能耗总量从2005年的34.7%上升至2016年的49%(图1);2015年全市生活用水(含服务业)总量达到17.5亿m3,占用水总量45.7%;水环境中,非工业(含居民生活)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4.3亿t、15.7万t,1.6万t,占全市废水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94.0%、96.9%和98.2%;大气环境中,非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4.9万t、11.1万t、3.6万t,分别占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69.0%、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80.5%、烟(粉)尘排放总量的73.7%,且2015年非工业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所占比例比2014年有明显提升,分别增长20.1%、23.2%和13.3%,详见图2。显然,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市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大户。

在城镇化进程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作用下,我国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从2005年的41.4%增长至2016年的51.6%;从2012年起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最大产业形式;到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超过国内生产总值一半;201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降至40%以下。

同时,国内部分大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16年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均已超过60%(表1)。

表1 2016年国内部分城市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图1 2005~2016年北京市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图2 2014~2015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非工业污染物排放所占比例

图3 2005~2016年全国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必然带来服务业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持续快速增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壮大清洁生产产业”的指示精神。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的规划目标,现阶段全国及各省市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大力推广服务业清洁生产是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势在必行。

2 北京市服务业清洁生产推广情况及成效

2.1 全面启动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建设

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批复北京市成为国家唯一一个“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北京市制定并实施了《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建设方案》,从重点任务、试点工程、促进机制、保障措施多个方面全面启动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建设。

2.2 发布实施推广计划

2013年底,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联合发布“服务业清洁生产三年推广计划”,2014~2017年每年发布的清洁生产审核单位名单中,共涉及审核单位1100家,其中服务业达到600家,占55%。

2.3 明确服务业清洁生产重点推广领域

北京选择量大面广、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高的医疗机构、学校与科研院所、住宿餐饮、商业零售、商务办公、洗衣、沐浴、交通运输仓储、汽车修理、公共设施作为服务业清洁生产十大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先行先试推广清洁生产。

2.4 扎实开展审核评估工作

经过近4年的探索实践,北京市服务业清洁生产推广工作进展顺利。截止2017年11月,累计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服务业单位达到222家,共产生可行清洁生产方案4452项(其中无低费方案3624项,中高费方案828项),为企业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升级技术装备、加快绿色发展给予了较大帮助和专业支持。

2.5 积极推进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从2014年起,先后在住宿餐饮、医院、学校、商务办公(物业管理)、排水、洗衣等行业推进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对实施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行业示范性强的清洁生产技术方案给予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30%的资金支持(单一项目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该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参与和实施清洁生产项目的积极性,也有力促进了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2.6 节能减排效果显现

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已通过审核评估的222家单位,年可节电约16869万kWh,节天然气929万m3,节煤198万t,节水1101万t,减排COD313t,减排SO2296t,减排NOX431t,减排VOCS45t,年产生经济效益约2.4亿元。以某餐饮企业为例,企业投资1636万元在27家连锁门店实施更换节能灶、LED灯、节能蒸烤箱、自动尾铮给水装置,安装运水烟罩等清洁生产方案,每年可节电105万kWh,节新鲜水5.7万t,节天然气178万m3,减少油烟排放452kg,年产生经济效益近700万元,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3 北京服务业清洁生产推广模式

3.1 加强政策引导,增大支持力度

2013年11月《北京市清洁生产管理办法》发布实施,对政府各部门责任分工、审核要求、资金补助标准及项目绩效验收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综合协调全市清洁生产工作,环保、财政、经信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配合推进相关工作。对纳入清洁生产审核名单并通过评估的实施单位,自愿性审核每家给予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补助资金(强制性审核补助不超过13万元);对于申请资金支持并通过评审的清洁生产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总投资30%的补助。清洁生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较大。

3.2 完善标准体系,注重专业规范

标准是指导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及评估工作的技术依据。北京市抓住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建设机遇,全面健全服务业清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先后编制实施了《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10个服务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清洁生产方案产生和绩效评价等地方技术标准,为北京市清洁生产工作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3.3 强化队伍建设,发挥外脑力量

为加强清洁生产专业咨询服务队伍建设,北京市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能源、环保、清洁生产及覆盖工业、服务业、农业主要行业和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审核评估和绩效验收工作,目前已形成300多人的清洁生产专家库。

3.4 大力宣传培训,提高参与意识

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清洁生产工作氛围,消除推进障碍,解除审核单位疑惑和顾虑,北京市着重加大清洁生产政策宣传与培训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一系列清洁生产审核启动会、培训会、技术对接和清洁生产论坛等活动。同时调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集团总部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清洁生产政策宣讲,广泛提高社会参与意识。为提升清洁生产审核、管理及评估人员专业水平,结合审核评估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分别针对咨询机构、评估专家、审核单位、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并开展编制服务业重点行业审核教材、制作典型案例宣传片等工作,为清洁生产推广提供保障。

3.5 专业平台支撑,强化精细管理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是北京市从事节能环保综合性工作和承担政府委托职能的专业机构,作为清洁生产工作平台单位,全面支撑清洁生产从名单征集、审核推进、现场评估、项目绩效验收、补助资金拨付等全流程工作;同时统筹相关标准编制、课题研究、宣传培训等工作,不断优化工作程序,加强工作系统性、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确保清洁生产工作良性发展。

4 推广经验及主要创新点

4.1 实施动态名单及项目征集管理机制

结合北京市节能减排重点任务和目标,发布年度审核单位名单,动态调整和指导有关单位开展审核工作。建立开放式清洁生产项目征集库,提前征集节能减排效果好的清洁生产项目,有针对性地指导其开展审核评估工作,注重取得节能减排实效。

4.2 简化工作流程和手续

为提高审核效率,进一步简化审核费用补贴程序,减轻审核单位的财务负担。申请资金支持的清洁生产项目成熟一个,评审一个,支持一个,显著缩短项目评审周期,提高审核单位申报积极性。

4.3 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

建立清洁生产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审核登记、评估申请、项目征集、绩效验收等主要环节在线填报及传输功能;规范审核报告模板,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开发清洁生产宣传与互动交流平台,实现在线培训、专家答疑解惑,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等功能,为进一步在全社会推广清洁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4.4 同步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实施大力度补贴政策的同时明确约束机制。针对审核单位,不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或弄虚作假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改正的,按清洁生产管理办法处罚;未按规定时限申请绩效验收的或验收不通过的,收回支持资金。针对咨询机构,采用监察方式对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开展监察执法。将清洁生产纳入区级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各区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作用。

清洁生产是帮助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标的有效工具,在服务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前景良好,是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1] 孙晓峰,李键,李晓鹏. 中国清洁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 35(11): 185-188.

[2] 胡永强. 从清洁生产方式视角管窥中国的生态文明[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2): 82-85.

[3] 邹洁君, 程书萍, 刘小峰. 企业清洁生产审计运行机制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 2010, 37(4): 190-194.

[4] 贾春雨.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 北方环境,2010, 22(4): 9-13.

[5] 张天柱. 我国推动清洁生产的政策机制[J]. 上海环境科学,1999, 18(10): 431-432.

[6] 马妍, 白艳英, 于秀玲, 等. 中国清洁生产发展历程回顾分析[J].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2010,(1): 40-43.

猜你喜欢
服务业北京市生产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