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

2018-03-02 07:48白丽娟谭云龙孙延囡
医学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图书馆员职业倦怠

白丽娟+谭云龙+孙延囡

摘 要: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内在联系。方法 2015年10月~2017年1月,利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和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作为主体,对图书馆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总体水平并不严重,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结论 管理者和图书馆员自身都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或減缓职业倦怠的发生、发展,提高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2.21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02-006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burnout and subjective well - being of librarians in Beijing area.Methods From October 2015 to January 2017,using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and Chinese city resi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As the main body,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librarians.Results The overall level of job burnout of hospital librarians in Beijing is not serious,subjective well-being is in the middle level.Conclusion Managers and librarians themselves should actively take various measures to avoid or slow down the occurrence of job burnout,development and improve subjective well-being.

Key words:Hospital;Librarian;Occupation burnout;Subjective well-being

职业倦怠(staff burn-out)是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1]。国内关于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赵友[2]在1991年第一次以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为研究内容、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探讨图书馆员产生倦怠情绪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此后,对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研究才逐渐开始,并从诸多不同角度(如心理学、管理学、人际学等)展开,研究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形成的机制和解决方法。邢占军从整合的角度提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3]。国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以图书馆馆员为对象的研究成果较少[4]。职业是主观幸福感的来源之一,鉴于医院图书馆的特殊性,笔者利用相关调查问卷对医院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内在联系进行调研。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10月~12月,以北京地区的各类医院图书馆馆员为被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问卷调查平台进行调查研究,问卷网址为:https://sojump.com/jq/7807367.aspx,共收回问卷125份,有效问卷120份。

1.2 调查工具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和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SWBS-CC)。

1.2.1一般资料问卷 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学历、从事本工作年限和职称。

1.2.2 MBI-GS MBI-GS由李超平、时勘[5]于2003年修订,共15个条目,3个维度(分别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3个维度依次包含5个、4个和6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0”代表“从不”,“6”代表“每天”。其中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维度,得分越高,表示倦怠感越强,反之,越弱;成就感低落维度,采取反向计分,即得分越高,表示倦怠感越强,反之,越弱。在7级评分中,平均值中间数为3分,<2分表示职业倦怠感较低,2~4分表示职业倦怠感比较严重,>4分表示职业倦怠感非常严重。

1.2.3 SWBS-CC 该量表是邢占军 [6]于2008年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基础上,编制的与该量表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和测量功能、且适用于大规模社会调查研究的量表。该量表共20个条目,10个维度。10个维度分别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目标价值、自我接受、知足充裕、成长进步、社会信心、心态平衡、人际关系和家庭氛围,每个维度包含两个条目。问卷采用Likert 6级评分,“1”代表“很不同意”,“6”代表“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幸福感越强。取中间值3.5分作为参照值,均分>4.5分表示为高水平,2.5~4.5分表示为中等水平,均分<2.5分表示为低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处理,对各维度总分极大值高于均值三个标准差的数据进行剔除,并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endprint

2.1一般资料 在本研究中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以女性为主,这与图书馆的现状基本相符。年龄方面,31~40岁的馆员占38.33%,相比其他年龄组占比最大,说明年龄趋于年轻化。婚姻方面,已婚占91.67%。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上占84.17%,说明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职称方面以中级/馆员为主,说明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員的整体素质较高。工作年限方面,以1~10年的占比较高,人员较为稳定,见表1。

2.2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职业倦怠水平 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感在整体水平上较低,表2显示,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中情绪衰竭总分的均分为6.6917,低于中间值15分;玩世不恭总分的均分为4.9083,低于中间值12分,成就感低落总分的均分为12.0083,低于中间值18分。表3显示,情绪衰竭维度均值为1.3383分,玩世不恭维度均值为1.2271分,成就感低落维度均值为2.0014分,均低于中间值3分。

2.3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主观幸福感水平 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这与陈方[4]报道的福州高校图书馆馆员主观幸福感水平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表4中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中除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际适应、自我接受和心态平衡五个维度外,其余五个维度的均值均大于中间值7。表5与表4一致,除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际适应、自我接受和心态平衡五个维度外,其余五个维度均分的均值均大于中间值3.5。

2.4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表6显示,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情绪衰竭与主观幸福感的四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与三个维度呈负相关;玩世不恭与六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与三个维度呈负相关(P<0.01);成就感低落与五个维度呈正相关,与三个维度呈负相关。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可知目前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感在整体水平上并不严重,主观幸福感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际适应、自我接受和心态平衡五个维度的得分稍低。表6显示,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职业倦怠均与主观幸福感的四个维度呈正相关,说明馆员的职业倦怠感越强,其在工作中就会表现出更多的负性情绪,如易怒、烦躁,对周围的事物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同时,随着身体不适、人际关系紧张、负性情绪的增加,职业倦怠感也越加严重,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此外表6还显示,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社会信心、成长进步、知足充裕)呈负相关,说明随着职业倦怠感的加强,馆员常常对困难表现出无助,不能积极面对生活,对社会发展失去信心,不满足于自身的物质条件,总是抱有更高的、不合理的期待。反之,不能积极面对生活,缺乏社会信心,不合理的期待又会加强职业倦怠感。这也提示我们可以通过预防或减缓职业倦怠来提高馆员的主观幸福感,当然这不仅需要馆员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外界环境(如管理者)的共同努力。

医院图书馆员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以及充沛的体力;其次要能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和控制,时刻保持平和心态,保持心理健康;馆员要有正确的职业定位,要有合理的职业规划,要设定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最后馆员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要能够经常感到生活中的进步,适应社会需求。

外界环境方面,医院管理者首先要明确图书馆的定位,重视图书馆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通过建立各种激励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增强馆员成就感,如择优上岗、公平合理的晋升标准等;再次,要鼓励在职人员参加专业教育培训,机会均等;最后,医院要给予图书馆充足的经费支持,要尽量满足图书馆在软硬件方面的建设需要,使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认识到图书馆存在的重要性,对馆员的工作给予肯定和尊重,从而使得馆员的被尊重感得到满足。

虽然本次调查研究中,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总体水平并不严重,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对于管理者和馆员自身都应积极预防,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或减缓职业倦怠的发生、发展,在工作、生活中感受快乐。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 HJ.Staff Burn-out[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159-165.

[2]赵友.试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倦怠问题[J].河北图苑,1991(2):10-11.

[3]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4]陈方.福州高校图书馆馆员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32(1):123-128.

[5]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5):677-684.

[6]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的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6):703-705.

收稿日期:2017-8-4;修回日期:2017-8-16

编辑/成森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图书馆员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