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情况与CT影像诊断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018-03-03 11:47徐秀娟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脑干脑室血肿

徐秀娟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铁人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引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高血压患者伴发脑小动脉病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出血。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且血压突然升高是发病的直接原因。其病情严重程度与出血部位、出血范围、机体反应等有关。通过颅脑CT 影像诊断,及时掌握脑部出血的具体状况,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意义[1]。在本次研究中,针对2017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期间120 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笔者分析了CT 影像诊断特征与其预后情况的关联性。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0 例,男72 例,女48例,年龄61-78 岁,平均年龄(69.5±3.1)岁,高血压病程4-13 年,平均(8.5±1.2)年。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 诊断。使用螺旋CT 扫描仪,设置相关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 mA,层间隔:10 mm。观察脑实质内出现高密度影,确定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扩展方向等。

1.3 检查评价标准 统计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破入脑室情况;血肿出血量=前后径(cm)×左右径(cm)×上下径(cm)π/6;对所有患者进行1 年的随访,追踪其死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0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n/%),检验方法用χ2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 结果

2.1 出血部位 120 例患者中,基底节区出血71 例(59.17%),脑叶出血13 例(10.83%),丘脑出血15例(12.50%),小脑出血12 例(10.00%),脑干出血9例(7.50%)。

2.2 血肿破入脑室情况 120 例患者中,血肿未破入脑室86 例(71.67%),血肿破入脑室34 例(28.33%)。

2.3 出血量 120 例患者中,出血量少于20 ml 的有76例(63.33%),出血量在20-50 ml之间的有26例(21.67%),出血量超过50 ml 的有18 例(15.00%)。

2.4 CT 诊断结果与预后 ①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中,19 例死亡,死亡率为26.76%;脑叶出血患者中,2 例死亡,死亡率为15.38%;丘脑出血患者中,4 例死亡,死亡率为26.67%;小脑出血患者中,5 例死亡,死亡率为41.67%;脑干出血患者中,7 例死亡,死亡率为77.78%。经比较,脑干出血的死亡率最高。②血肿未破入脑室患者中,19 例死亡,死亡率为22.09%;血肿破入脑室患者中,14 例死亡,死亡率为41.18%。对比两组差异,χ2=4.451,P=0.035,差异具有统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血肿破入脑室的死亡率较高。③出血量少于20 ml 的患者中,11 例死亡,死亡率为14.47%;出血量在20-50 ml 之间的患者中,9 例死亡,死亡率为34.62%;出血量超过50 ml 的患者中,12 例死亡,死亡率为66.67%。可见,出血量越大,死亡率越高。

3 讨论

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可引起各种并发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是由于血管在高血压状况下张力增加,血管内膜过度伸张导致破损,动脉壁不耐受,当血压突然上升时,就易发生破裂出血。一般情况,该疾病起病急,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的头痛、呕吐、肢体偏瘫等,严重者可当场死亡。颅脑CT 检查是脑出血患者的常规检查,通过影像诊断,可快速确定患者的出血状况,为临床提供判断依据[2]。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脑血肿情况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由于脑干是人体生命中枢有关,影响到呼吸系统的运作,从而易导致死亡;脑血肿会在患者发病后30 分钟内迅速蔓延,造成脑组织受压、缺血,引起颅内压急剧升高和脑疝;同时出血量越高,表明脑部组织受损越严重,难以保证较好的预后[3]。

综上所述,通过CT 影像诊断和分析,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血肿破入脑室情况可较准确地判断患者预后,具体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脑干脑室血肿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C57BL/6J小鼠与豚鼠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比较研究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