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效果

2018-03-03 11:47刘文平施宇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挫裂伤针对性功能障碍

刘文平,施宇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长春 130000;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吉林 长春 130000)

引言

脑挫裂伤指的是因外界因素所引发的一种惯性作用,促使脑组织在颅内与颅底嵴产生运动及摩擦所致。临床多见于额叶及颞叶损伤,严重降低了患者双侧髂颞叶、前叶以及顶叶区域胆碱能神经的活性,最终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若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策,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同时也对预后康复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于脑挫裂伤患者给予一套针对性强、时效性高的护理方案,刻不容缓[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2 例脑挫裂伤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实施效果进行深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7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间在我院就诊的102 例脑挫裂伤患者结合护理计划分成参照组(n=51)及研究组51 例,其中男31 例,女20 例,年龄21-68 岁,平均(43.25±2.14)岁;研究组51 例,男28 例,女23 例,年龄23-65 岁,平均(42.26±2.04)岁;纳入标准:均经相关检查明确证实为脑挫裂伤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异常疾病、肝肾脏器功能严重损害及不配合本次护理者。各组资料进行比对,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组及护理方法

1.2.1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及日常健康宣教等。

1.2.2 研究组:采取针对性护理:①结合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拟定一套认知功能训练计划,信息记录患者每日的活动情况,通过观察图片,让患者叙述图片内容,以便体改患者的认知水平。②避免患者在训练期间发生关节肌肉痉挛现象,同时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按摩,以免出现压疮及肺炎等并发症。③综合评价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可先从坐卧交换、翻身等训练开始,逐渐进行站立,行走及上下楼训练。并纠正日常生活不良习惯,保证每日营养均衡,以便增强自身免疫力[2]。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预后MMSE、Barthel 指数、GCS 各个指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 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各个指标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各个指标评分/护理满意度比对()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各个指标评分/护理满意度比对()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促使对医院临床护理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尤其是对于脑挫裂伤患者的护理工作引起了社会及医院的高度重视,据有关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发生脑挫裂伤的人数不断上涨,这一现象引起了医院的高度重视,大力提倡全面以“患者”为核心思想,打破传统护理只注重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实现满足患者所有护理需求为最终目的[3]。本文通过对所有脑挫裂伤患者实施一套带有针对性的认知功能锻炼,肢体功能训练等干预后,有效加强了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深得患方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预后MMSE、Barthel 指数及GCS 评分分别较参照组呈不同水平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08%,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预后对护理工作满意的84.31%,P<0.05。总而言之,较传统护理模式而言,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可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深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

猜你喜欢
挫裂伤针对性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