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影响

2018-03-03 11:47关海英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预防性出血量产后

关海英

(吉林省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引言

产后出血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产科严重并发症(分娩并发症)之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 ml 者,约有80%发生在产后2 小时内[1],可导致患者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造成产褥期感染,严重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临床研究显示,产后出血病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和软产道裂伤等,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若不能及时有效治疗控制会威胁胎儿和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最终造成难产现象发生。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后,多数患者会出现焦虑、不安等负面心理,导致过度担心胎儿与自身生命安全,继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为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我院选取80 例产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旨在寻求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7 年10 月收治的80 例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4-40 岁,平均(26.27±2.36)岁;孕期为34-40 周,平均孕期(39.21±2.18);初产妇58 例,经产妇24 例。根据患者的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 例和研究组44 例,上述一般资料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选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的诊断标准;②临床病历资料齐全;③根据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规定,知情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①出血性疾病病史、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②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即常规检查、药物治疗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产后预防性护理措施,具体操作如下:①心理护理:①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产妇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和心理功能等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为产妇建立温馨且放松居住环境,从而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②护理人员需主动讲解产妇健康相关知识,避免产妇因错误认知而造成对妊娠结局负面心理情绪的产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治疗依从率。②加强病情观察:产后2 h 密切监控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子宫底高度和膀胱充盈水平等,并鼓励产妇排尿,减少子宫收缩影响因素[2]。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产后2 h、24 h 的出血量。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

2 结果

产后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研究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产后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影响分析

3 讨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因产妇在临产和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力减弱或不协调,而造成的子宫颈口不能有效扩张、娩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等所导致,其中以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障碍为主要原因[3]。研究发现,产妇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生不仅带来了生理层面的影响,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患者身心健康均受到严重影响。产后预防性护理是一种前瞻性护理模式,是指通过减少产后存在危害因素,有效预防或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新型护理模式。研究发现,产后预防性护理措施通过心理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康复按摩和药物治疗等,有效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安情绪,且产后2 h、24 h 出血量明显减少。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产后2 h、24 h 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应用产后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促进子宫恢复,确保分娩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预防性出血量产后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