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导向下的医学生“中国梦”职业理想教育

2018-03-03 02:30杨培松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国梦医学院校医疗卫生

杨培松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自我实现导向下的医学生“中国梦”职业理想教育

杨培松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把“中国梦”内涵融入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既是医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梦”背景下的职业理想教育应贯穿医学生教育全过程。

“中国梦”;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

2012年,中共中央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诠释“中国梦”的本质与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鼓舞着全国人民、各行各业向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目标不断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作为培养祖国未来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医学院校更是深感任重道远。将医学生个人职业理想与民族理想相结合,把“中国梦”融入“医学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为祖国培养更多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

医学生职业理想是指医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根据当前医学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和个人综合素质,凭借理性的分析与感性的想象,而确立的职业奋斗目标和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医学生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到社会理想的制约。本文就“中国梦”背景下的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进行探讨。

1 医学生职业理想现状调查及分析

和其他职业理想一样,医学生的职业理想也包含职业认知、职业目标和职业价值观3个重要组成部分[1]。笔者结合这3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以徐州医科大学1~5年级1 000名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理想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1 职业认知

医学生有着较强的职业认同感,但对医疗行业发展缺乏全面认识。随着我国政府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日益重视和加大投入,医生的社会地位、职业薪酬逐步提高,社会对这一职业认同度的提高让医学生有着更强的成就动机。关于“报考医学院校的原因”,55.1%的学生选择“喜欢医学及相关职业”,23.3%的学生选择“医学及相关专业就业前景好”,18.2%的学生选择“家庭环境的影响及师长的建议”,3.4%的学生选择“其他原因”。此外,与其他院校相比,医学院校学生入学后因对专业不满选择退学的较少。

医学生不仅要了解所学专业,还要对所学专业发展趋势及所处社会背景有深刻的认识。但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少对所学专业发展趋势及所处社会背景的认识,比如,53.2%的学生对“新医改”表示“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59.7%的学生对“‘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表示“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仅有35.8%的学生对“分级诊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药品价格改革等医疗政策”表示“一直在关注”。

1.2 职业目标

医学生有着较明确的职业定位,但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医学一般划分为8个一级学科和55个二级学科。8个一级学科分别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药学和中药学,二级学科包括内科、外科、麻醉科、全科等。调查发现,由于医学专业性强,因此,95.4%的学生可以明确定位未来的工作岗位。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你如何规划自己从医学生到医务工作者的转变过程”项目,只有45.9%的学生明确医学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各阶段及其规划。

1.3 职业价值观

医学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重视个人利益。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是医学生对从事医学相关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密切相关。在“以下最能体现医生职业价值的是”的多项选择题中,85.8%的学生

2 “中国梦”内涵融入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这个思想多元化的社会,医学生必须要有一个核心价值取向,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医学生职业理想的确立离不开国家的利益和要求,把“中国梦”内涵融入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既是医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2.1 提高医学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盼望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盼望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院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毕业后教育得到普及,继续教育实现全覆盖”。“医学梦”作为“中国梦”的一部分,需要医学生刻苦钻研、扎实训练、终身学习来实现。

2.2 提高医学生医德修养,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教育部1995年制定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扎实的医学基础、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与解决医学实际问题能力的医学专门人才。”可见医德始终放在医学生培养目标的第一位。“中国梦”中“人民幸福”的目标要求医学生必须有大爱情怀、大局意识,把对人民健康负责作为终身使命,这样他们才能自觉抵制某些不正之风,才能时刻牵挂病患,才能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才能自觉维护医学的圣洁与荣誉。

2.3 转变医学生就业观念,拓宽就业路径,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布局结构

当前,我国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布局结构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从地域上看,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质量较低;从分级诊疗上看,相比于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效率不高。医学生要心怀“中国梦”,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为重,把自己的职业发展与祖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职业定位与人民的健康联系在一起,响应国家的号召,主动到最需要他们的地区、部门和专业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3 “中国梦”背景下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途径

3.1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培养医学生职业价值观

每一名新生走进医学院校时,对未来的职业总是既充满期待又有点迷茫。学校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向他们介绍我国医学发展史及发展现状,让他们了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同时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对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从国家发展和人民健康的角度,培养医学生职业价值观,让他们明白选择医学专业不应仅为了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以使他们坚守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认同感。

3.2 在“两课”教育中打牢医学生思想理论基础

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两课”教育应着重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医学院校学制长、课业重,学生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视“两课”教育,这就要求医学院校的“两课”教学在内容上更符合医学生实际情况,方法上更加灵活多样,比如在宣传形势政策时偏向于介绍重大政治事件与医学以及医疗行业的联系,用唯物辩证法解读医疗现象、解决医患纠纷,学习医疗行业先进典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等等。

3.3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开阔医学生视野

在大学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社会性发展需求[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进行社会、行业、专业和职业的环境分析。医学生面对的环境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医疗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变化、疾病谱变化等,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挑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根据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政策导向、发展趋势,不断评估、预测、调整自己的职业决策,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价值。

3.4 在专业课教学中提高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务工作者要注重对病患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就要求医学院校教师(包括临床带教教师)不仅传授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要让医学生明白职业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医生既会受人尊敬、也会被误解,既会收到赞扬、也会收到责骂,只有以病患为本,提高服务意识,才能在遇到挫折时坚守职业理想,弱化个人得失。

3.5 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

“中国梦”是一个远大的社会理想,要基于现实、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实现。任何离开实践的理论都是空谈,医学生职业理想也是如此。学校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医疗志愿服务、送医送药下乡、乡镇医疗现状调查、新医改政策落实情况调研等,使医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自觉地使自己的职业理想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国家的发展需求,在医疗服务生涯中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为人民、国家做出贡献。

[1]于秀琴,刘俊英.浅谈职业理想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21):138-139.

[2]人民日报评论员.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N].人民日报,2013-03-22.

[3]焦勇.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G412

A

1671-1246(2018)01-0024-02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自我实现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研究”(2017SJBFDY766)阶段性成果选择“救死扶伤,治病救人”,83.4%的学生选择“推动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76.6%的学生选择“受人尊重,社会地位高”,71.1%的学生选择“薪酬高,福利好”。表明医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内涵是相契合的,但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方面有一定的趋利性,如近几年医学院校中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与到艰苦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小于其他高等院校。

猜你喜欢
中国梦医学院校医疗卫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内蒙古:建立首个省级“医疗卫生云”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