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康复治疗师培养体系探讨

2018-03-03 02:57龚晓明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治疗师专科养老

任 凯 ,叶 陈 ,龚晓明

(1.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2.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3000;3.四川理工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自人口老龄化概念提出之后,逐渐受到各国重视,我国现已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据2016年末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3亿人,占社会总人口的16.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则占总人口的10.8%[1]。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已远远超出了联合国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标准(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身体机能的退化导致老年疾病多发,老年患者因伤病致残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专门针对其功能进行相关治疗,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而养老康复治疗师在维持和改善老年患者生理和心理功能,使其达到部分或全面康复,适应或重返社会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养老康复治疗师短缺的局面。据估算,我国目前对康复治疗师的需求达11.5万人,人才缺口达10万人,参考国际平均水平,我国对康复治疗师的需求达30万人[2]。按照我国老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16.7%估算,我国养老康复治疗师人才需求达5万人,而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对康复治疗师的需求将远远超过5万人。2009年的一项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实际新上岗康复人才不足4 000人[3],即使按照目前本专科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招生数量较2009年增加一倍来算,我国培养的康复治疗师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养老康复治疗师数量缺口仍然较大。因此,培养更多的养老康复治疗师迫在眉睫。

1 养老康复治疗师培养的国内外现状

1.1 国外养老康复治疗师培养及研究现状

二战后,现代康复医学在美国兴起,康复医学教育也应运而生。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就已设置康复医学专业,开始培养专门的康复治疗师。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康复治疗师培养体系的完善逐渐将康复治疗师细化为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方向并进行亚专业培养。目前,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对康复治疗师的培养层次维持在四年制本科教育,也有部分国家为保证康复治疗师的培养数量和层次而保留了专科教育[4]。

在康复治疗师的执业准入方面,各个国家也有不同的要求。美国是进行康复治疗师培养最早的国家之一,目前主要以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的康复治疗师为主,毕业后需要在指定医疗机构培训4年,经国家康复医学机构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得康复治疗师资格证进行独立执业。澳大利亚分为学士、研究生文凭、硕士、博士4个层次进行培养[5],毕业后可直接注册成为相应的注册治疗师进行独立执业。日本是亚洲最先开展康复治疗师高等教育的国家之一,从1965年开始设立理学疗法士和作业疗法士[6],目前已与国际接轨,开始按照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几个亚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学制一般以大专和本科教育为主[7],毕业后要经过3~5年毕业后教育才能获得相关机构的认可进入临床独立执业[8]。

在养老康复政策层面上,西方国家多对进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根据身体健康状态、生活自理程度和社会交往能力进行分级管理,同时政府要求养老机构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养老康复治疗师,开展专门的康复服务。如澳大利亚的养老机构必须开展与养老康复治疗师相关的心理治疗、神经康复治疗、语言康复、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服务。笔者通过文献研究也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对老年人的心理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身体机能给予了较多关注,对养老康复治疗师在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以至于国家对养老康复治疗师的培养给予了较多政策支持[9-13]。

1.2 国内养老康复治疗师培养现状

现代康复医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在我国康复治疗师培养中,初期进行的主要以各种短期培训为主,培训人员多由其他医学相关专业人员转岗而来,但由于师资极度匮乏、培训条件差,培养的各类康复治疗师人数少、质量不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老康复治疗师培养的发展。1992年,卫生部医改司颁布了《康复医学教育方案》,制订了康复治疗师和物理治疗师的培养方案:初中毕业经过3年培训,考试合格方可取得康复治疗师资格,或医学中专毕业后经过1年专业化培训考试合格方可取得康复治疗师资格。而在本科教育层面直到2001年,教育部才正式批准首都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设置康复治疗本科专业。至此,我国康复治疗师培养正式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康复治疗专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开展康复治疗专业的本科院校2010年有36所,到2015年增加至73所,专科院校在2010年有61所,到2015年已超过100所。我国目前的康复治疗师培养层次仍以本科和专科教育为主,研究生层次的康复治疗师教育较少,尚未开展康复治疗学的博士点[14]。目前,在养老康复治疗师的培养上,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在部分高校,已经设立了老年医学课程、老年康复与保健课程,也有少部分院校开设了老年康复方向,但总体来说,我国目前仍以培养综合康复治疗师为主,在亚专业方向的培养上做得还不够。

2 我国养老康复治疗师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我国康复治疗师教育发展到现在,其人才培养体系仍然较为混乱,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管其学校的师资水平如何、软硬件的保障是否到位都争相开设康复治疗专业,没有形成统一的培养标准和培养模式,精细化亚专业的培养还比较鲜见,主要以综合培养为主,因此,我国培养出的康复治疗师往往是水平参差不齐的综合治疗师[15]。另外,康复治疗亚方向设置不够全面,对儿科康复师及养老康复师的培养尤少。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各院校开展课程不统一,本、专科院校区别较大:基础医学课程中,统计学、医学心理学等康复相关课程开设较少。专业课程中,运动医学、人体机能学、物理治疗文件书写等课程并未在专科院校中开设[16]。除少数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有老年医学、老年康复与保健课程以外,大多数院校并未设置。此外,在安排实习时,多安排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除了部分学校有暑期社会实践安排在社区及养老机构以外,大多数学校未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前往养老康复机构进行毕业实习,这使得所培养的人才不能达到上岗的要求。

2.2 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没有足够的专业康复治疗师资[17]。许多院校教师来源于并未经过康复治疗系统培训的针灸推拿教师、医生,有些是从事临床或基础医学教学的教师[18],其对康复治疗的理解和认识存在较大偏差。由于我国培养的康复治疗师主要集中在专科和本科层次,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康复治疗师培养较少,同时由于各本、专科院校对教师的学历有一定要求,经过系统培养的康复治疗师有意愿、有能力担任教师的凤毛麟角。而随着我国康复治疗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生供求关系将更加紧张,许多教师需要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3 实训设备不能满足要求

我国康复治疗专业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基础教育一直比较薄弱。从2001年在两所高校招收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开始,到现在超过100所本、专科院校招收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短短16年间经历了跳跃式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开设康复治疗专业的院校呈井喷之势。在许多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并非学校主流专业、重点专业,在开办之初往往只是看到了社会对康复治疗师需求的巨大缺口,并未对其实验、实训设备进行充足购置,对康复治疗专业的支持力度较小,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对实训的需求,造成部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门与临床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需要有丰富的病例资源才能满足学生临床见习的要求,而目前在大部分院校尚未设立附属医院,导致学生学习时理论与临床脱节。

2.4 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

王跃进教授曾在2013年表示,康复治疗师是康复医学科或康复医院的主要技术力量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起,针对康复治疗师有国家级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并颁发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但是,各地医院及卫生行政部门并未进行执业注册管理,晋升职称未按照证书限定的职称级别来评聘,成为制约康复治疗师职业准入的门槛。目前康复治疗师除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外,还没有专业的职业认证。

3 解决策略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不容忽视,各种慢性疾病以及生理机能下降都使老年人对养老康复治疗师需求巨大。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康复医学,到1992年制订康复治疗师培养方案,再到2001年开展康复治疗专业高等教育,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超过200所院校开展康复治疗学或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但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因此,社会各个层面应联合起来加强对养老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

3.1 国家层面

目前,虽然国家对康复治疗师颁发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但是各地医院及卫生行政部门并未进行执业注册管理,晋升职称未按照证书限定的职称级别来评聘,除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外,还没有专业的职业认证,易使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产生职业倦怠[19],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需要政府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管政策和制订专业的职业认证体系,鼓励各类康复治疗师向更高级职称发展。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养老康复治疗行业的投入,兴建更多养老康复机构,改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提供更多的养老康复治疗师就业岗位,同时对养老康复机构设置一定的准入标准,配备一定数量的养老康复治疗师以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另外,在培养机构方面,要增加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完善各类院校实训设备,增强养老康复治疗师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更优质的养老康复治疗师。

3.2 学校层面

3.2.1 本科院校 我国目前培养康复治疗师仍以本、专科教育为主,由于国家体制机制的问题,以往本科康复治疗师鲜有机会接受研究生教育,康复治疗师理学硕士从2017年才开始设立,理学博士目前尚未设立,因此康复治疗师的学历提升受到了很大限制。在康复治疗师培养体系上仍需完善各层次培养方案、完善培养体系,为康复治疗师的学历提升以及更高层次学历教育扫清障碍。另外在本科院校,特别是有能力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可以招收康复治疗专业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医疗需要。

3.2.2 专科院校 专科院校是我国培养康复治疗师的主力军,其招生计划人数约为本科人数的2倍[16]。目前国内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还没有统一的人才培养规划,多数院校没有细化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养老康复治疗等亚专业,教育模式均无法达到世界疗法师联盟要求的最低教育标准[20]。有条件的专科院校在进行康复治疗师培养时,可以选择将养老康复治疗师纳入亚专业进行培养,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多养老康复治疗专业人才。

3.3 社会层面

在康复医学引入我国之初,为应对国内康复治疗师短缺现状,开办了各类康复治疗短训班,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我国康复治疗专业人才需求大,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康复治疗人才短缺更严重,因此,应当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多种形式参与人才培养[21]。

4 养老康复治疗师的就业前景

根据我国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60岁以上残疾老年人口达4 416万人,占全国残疾人口的53.24%。所有残疾人中有康复训练与服务需求的残疾人口占26.79%。我国老年残疾人占老年人口的24.43%[22]。我国2016年末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23 086万人。据此可估算我国目前老年残疾人约为5 639万人,有康复需求的老年人约为1 510万人。如果参照国际平均标准,目前我国对康复治疗师的需求至少达30万人[23]。按照我国老年残疾人占全国残疾人53.24%计算,目前我国对养老康复治疗师需求约为16万人。因此,养老康复治疗师就业前景广阔,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1]胡知明.中国的老龄化现状与发展趋势[J].祖国,2017(1):127.

[2]王葆华,密忠祥,程军,等.我国康复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医院,2012,12(6):9-10.

[3]张敬,陈颖,林铁琴.浅谈康复治疗师本科教育[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9):899-900.

[4]喻洪流,胡秀枋,沈力行,等.国内外康复医学的教育发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44):182-184.

[5]朱晓委,曹永攀.国内外康复医学教育现状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4):66-67.

[6]王晓臣,王岩.康复医学教育现状及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发展思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6-8.

[7]曾真.国内外康复专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时代教育,2015(19):45-46.

[8]芦海涛,赵扬,张皓,等.关于我国康复治疗师学位教育的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7(7):52-54.

[9]Lilian Krist,Fernando Dimeo,Thomas Keil.Can progressive resistance training twice a week improve mobility,muscle strength,and quality of life in very elderly nursing-home residents with impaired mobility?A pilot study[J].Dovepress,2013(4):443-448.

[10]SA Walker.The communication status of older people:differentiation and rehabilitation[J].International Rehabilitation Medicine,1984,6(3):139-142.

[11]Catherine M Sackley.Effects of a physiotherapy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intervention on mobility and activity in care home residents:a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J,2009(3):1-9.

[12]CCMaloney.The occupational therapist on a geriatric rehabilitation team[J].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1976,30(5):300.

[13]Weber D C,Fleming K C,Evans J M.Rehabilitation of geriatric patients[J].Mayo Clinic Proceedings Mayo Clinic,1995,70(12):1198-1204.

[14]CB Lewis.Rehabilitation of the older person:a psychosocial focus[J].Physical Therapy,1984,64(4):517-522.

[15]陈卓颐,陈健尔,周菊芝,等.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基本标准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9):894-897.

[16]薛晶晶,王清,燕铁斌,等.国内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2):1149-1151.

[17]孙航.我国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亚太教育,2015(22):142.

[18]王安民.我国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31-32.

[19]王红雨,王敏,岳建兴.康复治疗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2):1471-1475.

[20]王杰,韩德民,卢九星,等.康复治疗师教育及从业现状研究[J].医学教育管理,2017(3):165-168.

[21]任光圆,周菊芝,孙统达,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专业设置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8):40-41.

[22]郑晓英,孙喜斌,刘民.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23]缪萍,刘浩,潘翠环.美国物理治疗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国内的启示[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3):343-345.

猜你喜欢
治疗师专科养老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沙盘游戏治疗师的成长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