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10亿美元支持创企谈起:商业航天,何处是“沃土”?

2018-03-03 19:51郭朝晖农燕
卫星与网络 2018年3期
关键词:沃土卢森堡初创

+ 郭朝晖 农燕

采访嘉宾

何善宝(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研究员)郭健(代尔夫特空间研究所 博士)

3月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一场活动上宣布了政府的航天“一揽子计划”,以支持该国航天初创企业发展。

该计划包括设立1000亿日元(9.4亿美元)的支持基金,预计初期,每家初创企业可以拿到10万美元的资助;提出“航天商业投资结对平台”帮扶计划,政府文件列出的提供帮扶成员有46个,包括卫星运营商天空完美日星公司,也包括日本航空和尼康公司;此外,计划内容还包括为航天创企寻找人才以及设法让这些企业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开展技术合作;日本政府甚至正在考虑制定新的法律和政策,效仿美国和卢森堡,承认企业拥有在月球上开发土地的合法性,以支持和鼓励相关企业开展卫星在轨服务和太空采矿业务的探索。

该计划从本财政年度开始,为期五年,旨在提升日本私营航天业的竞争力,推动日本航天事业的发展,并以此促进日本经济增长,其发展目标是在2030年初将市场规模扩大至2.4万亿日元(约22.5亿美元)。

《卫星与网络》记者采访了国内及欧洲的相关航天专家,与他们聊了聊对此事的看法,以及探讨了全球范围内私营航天发展环境的话题。

Q:日本政府的支持效果将如何?

这一系列举措,彰显日本政府支持私营航天以壮大日本航天整体实力的决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何善宝研究员表示,这无疑会增强日本在国际上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力。代尔夫特空间研究所郭健博士认为,虽然个别日本航天初创企业在最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融资记录,例如致力于月球探索的ispace公司,在去年12月筹措到了超过9000万美元的投资。但是总的来说,大部分初创企业仍然面临着融资和法规的困难,所以本次日本政府的行动对于日本的航天初创企业来说是个很好的消息。

“但是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还有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市场在哪里?是瞄准全球市场还是日本国内市场?日本企业的优势在哪里?这些问题需要想清楚,单纯靠政府资金及政策的支持,企业是很难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郭健强调。

Q:商业航天,何处是沃土?

基于技术门槛的降低及信息需求的推动,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一网公司等新兴企业带动的商业航天热潮席卷全球。除美国外,不少国家也出台政策明确支持私营航天的发展,希望通过参与全球太空竞争,带动本国制造业升级及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7年初,英国政府宣布推出金额达1000万英镑的商业航天资助计划。今年3月15日,英王室更是通过一项新的太空产业法案,允许火箭和卫星从英国境内发射升空,并将推动新立法,扫除本国航天业发展政策障碍,吸引更多投资进入英国。而卫星通信业基础雄厚的卢森堡,近年来也将目光投向太空。2016年,卢森堡发布关于太空资源开发的倡议,承诺向开采太空稀有矿物的活动提供两亿欧元的资金支持,2017年6月13日,卢森堡通过太空采矿法案,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立法支持私人公司进行太空采矿的国家。

那么,在全球范围内,哪里是更适合航天初创企业生长的“沃土”呢?

郭健对记者表示,就综合条件来说,他认为这样的“沃土”非美国莫属,其次是欧洲。美国有比较灵活的政策,更重要的是有大量的航天人才,其文化也鼓励探险与试错。欧洲在政策方面也日益灵活,航天人才也不少,尤其对欧美之外的企业和人才具有吸引力,但技术基础相对于美国还是有一些差距。

对大胆鼓励私营企业进行太空采矿的卢森堡,郭健并不是非常看好:“主要还是国家体量太小,并且没有什么基础。目前虽然其在深空采矿等方面的动静很大,但是从长期来看,只是提供了政策的灵活性和融资的便利而已,是否具有持续性还很难说。”郭健认为,英国既具有政策的灵活性,又具有相当的航天技术和人才基础,应该比较适合航天初创企业的发展。但是英国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其政府直接提供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小,非常依赖于商业投资;另外脱欧导致了英国对欧洲航天人才的吸引力大幅度下降,并为未来英国与欧洲的航天合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何善宝则认为,除美国之外,虽然日本、英国和卢森堡等国均对商业航天给出了激励政策,但商业航天的发展沃土仍在中国。“中国航天六十多年的独立自主发展,积累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还有国内及‘一带一路’覆盖的巨大卫星应用市场,都是其它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何善宝说。但是部分业务方向上,比如卫星通信运营,国内向民营企业全面开放还比较困难,他建议相关企业可以去卢森堡、东南亚国家或英国等地发展。

Q: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的发展契机

“很高兴看到日本对商业航天初创公司出台了激励政策,我相信,这可能会刺激我国政府及相关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商业航天民企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何善宝对记者说。

他提出,比起过去,目前中国对航天领域的开放是前所未有的,民营的火箭、卫星、测控等领域都在大力发展,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在政策上明确支持与鼓励。“相比其它国家,我们可能不是支持力度最大的,但随着航天法的制定与颁布,以及各地政府对商业航天企业的大力支持与政策补贴的逐步增大,我想中国的商业航天民营企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好,并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对国内商业航天的前景,何善宝充满期待。

谈及中国政府及产业环境对民营航天企业的支持,郭健从三个方面做出了分析:

1、中央政府的支持。国家航天局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已经多次表态,支持商业航天(包括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发布了相关文件,但是具体的举措目前还较少。在某些方面,比如发射许可,虽然之前已有相应规定,但是执行细则不清晰;法律制度还需完善,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企业很难界定清楚。

2、地方政府的支持。最近两年,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商业航天民企到某地落户的消息,伴随而来的往往是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地方政策层面、无偿的财务投入、优惠的其他融资方式等等。可以说,国内地方政府对商业航天民营企业的支持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民间的支持。这里主要指民间渠道,如商业风投创投、股市等等。从最近媒体发布的消息来看,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也不小。“相当数量的初创企业,获得千万级甚至上亿的投资,令我非常震撼。”郭健表示。他说虽然欧美每年商业航天领域的商业投资额不算少,但是大多数是投向已经具有相当成熟度产品的企业,初创企业获得的投资额普遍较小。

在采访的最后,郭健强调,国内对商业航天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从财务角度而言已经相当不错,目前欠缺的支持更多是在政策领域,这方面可能还需要中央政府层面给出更大力度、更实质性的支持。

猜你喜欢
沃土卢森堡初创
“初创”杯喜剧大赛
Luxembourg卢森堡
只要关注,所有的生活都是沃土
缺警察,卢森堡打算招外国人
沃土
沃土
卢森堡的骄傲 查理·高卢Charly Gaul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和初创企业做朋友
初创公司如何捍卫商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