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企业二三级管理模式下党建工作研究

2018-03-03 07:41路璐
大陆桥视野·下 2018年2期

路璐

【摘 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党建工作日益成为国有企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使命。“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使命,也是企业党务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目标和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速公路企业;二三级管理模式;党建工作研究

在党的十九大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号角下,全国交通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作为陕西交通发展龙头企业的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从2015年底开始进一步优化管理、提质增效,大力推行“分公司-收费站”二级管理运营模式,新管理模式下企业党建工作有了新的变化与形势,笔者通过实地研究,根据多年党建工作实践,对企业二三级管理模式下党建工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为新时代下交通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一、党建工作二、三级模式对比

(一)党建工作三级模式

三级管理模式下各个分公司党委设立机关党支部及1-3个管理所党支部,其中分公司机关党支部设书记1名,并根据机关科室党员分布设立党小组,各管理所党支部成立由领导班子组成的支委会,下设各收费站党小组。管理模式是与三级行政管理模式一一相对应的“党委(分公司)-党支部(管理所)-党小组(收费站)”标准化结构,分公司党委不直接领导各收费站党小组,各项工作安排下达至管理所党支部(机关支部),各级党支部作为最终载体,承担日常党务工作及各类党建活动的组织落实。各级职责划分明确,党组织设立体系较为严格紧密,各类文件的传达、活动的开展经过3级机构层层落实,基层各站党小组承担的职责较少,多为执行管理所党支部的指示,能动性较低。

(二)党建工作二级模式

二级管理模式下分公司党委设立机关党支部1个,根据机关科室党员分布设立若干个党小组,各收费站设立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党员人数较多的收费站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2个以上党小组。管理模式是在二级行政管理模式下“党委(分公司)-党支部(收费站)-党小组”结构,其特点是不再设立管理所级别的党支部,取而代之的是各收费站党支部,分公司党委直接与各收费站党支部建立联系,各收费站党支部成为日常党务工作及各类党建活动组织落实的最终载体。各类文件的传达、活动的开展经过2级机构层层落实,分公司党委的领导作用得到强化,基层各收费站党支部的职责有所增加,能动性大大增强,管理扁平化,各收费站党支部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

二、党建工作二、三级管理模式下对比

(一)党组织指向的机构层级不同

同在分公司党委的领导下,除机关党支部设立相同外,三级管理模式中党支部这一级党组织对应的机构是管理所,党小组对应的机构是收费站,二级管理模式中党支部这一级党组织对应的机构则是收费站,党小组则没有对应的机构。

除分公司党委会设立相同外,三级管理模式中管理所党支部领导机构为支部委员会,由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组成,党小组设党小组长1名。而二级管理模式下收费站党支部领导机构的设立还需根据《党章》及有关规定结合党员人数来选举产生,可能设立支委会,也有可能只设立书记一名。

(二)党建工作的主体不同

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在三级管理模式下其党建工作开展的主体是管理所,党员思想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发展培养、党员民主评议等工作的开展最终都落实在管理所党支部层面,由管理所综合办公室来承办。而二级管理模式中,分公司党委下设的收费站党支部成为党建工作开展的主体,大量的党务工作和主题活动要由收费站承担,但其并未设办公室,也没有专门的党务管理人员,党支部基础任务该如何完成,亟待调研解决。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党组织的设立。

相对于以上四大业务工作在二、三级管理模式转变下产生的职级变更、业务职责划分、人员配置等问题,党建工作的最大问题在于党组织的设立。党支部的设立需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等有关规定,经法定程序报上级党委批准后才能设立,怎样既结合实际、减少管理成本,又符合党章规定、健全党组织机构,党组织的设立,尤其是收费站党支部的设立问题是二级管理模式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最根本、最重要难题。目前党员总人数少,机关党员人数多,基层各站党员人数少,党员分布极不平衡,需要合理划分管理。

2.党建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

党支部是党的的最基础组织形式,是保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具体组织者和直接实施者。二级管理模式下党建工作重心从各管理所转移到各收费站,各收費站党支部承担日常党务管理工作,自主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三级管理模式下以上工作由管理所办公室落实实施,然而在二级管理模式下各站没有此岗位人员,各站原来配备的1名内勤人员主要是从事收费、治超、后勤食堂的管理,人员配置上已无法满足党建工作的需要。

3.党员发展问题。

如前所述,新成立公司党员分布成“倒三角”形式,党员总人数少,机关党员人数多,基层一线党员人数少。结合目前党员发展“控制总量 提高质量”的要求,党员的培养发展人数需要严格限制,发展一名党员党支部至少需要经过1-2年培养教育,这样在短时间内新成立运营公司党员总人数不会出现较大增幅,党员“倒三角”分布状况也会持续较长时间,为党建工作的日常开展带来一定影响。

(二)几点建议

1.党组织设立均衡化。

结合党员分布“倒三角”现状,为打破党员分布的不平衡,加强基层党支部的能动性,建议科室党员分别划分在各收费站党支部中,可结合各站特点、科室业务性质综合考虑后设立各站党支部,划分时还要考虑以下三点因素:一是根据分片包站实际,将领导班子成员划分至各党支部中,二是尽量保证各党支部党员人数均衡,三是划分时要着实考虑党支部支委会成员或书记人选,设立专职党支部书记,避免出现各支部领导机构职级差别太大。这样的划分既可以使党员分布均衡化,又可以加强机关党员干部对一线基层党员的帮扶,加强日常业务交流沟通,达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2.增设岗位负责党建管理工作。

二级管理模式下原各收费站人员配置已无法满足党建工作需要,因此建议为各党支部增加1名人员,专门负责日常文件、“三会一课”召开、党费收缴、材料报送等党建管理工作。

3.党员发展向一线倾斜。

在现党员分布情况下,党员发展培养必须向一线基层岗位倾斜,提高一线职工入党积极性,同时可积极鼓励党组织关系在外职工转移党关系至本单位,通过党组织关系转移方式增加党员人数。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牢牢把握企业党组织的优势作用,不断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改变与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坚持创新思维,不断总结和创新工作理念,与时俱进,扎实工作,才能使党建工作在运营管理中心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互动互补,共同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