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的分析

2018-03-03 16:41朱洪军
大陆桥视野·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荷载试验桥梁施工

朱洪军

【摘 要】在桥梁施工中,尤其是大跨度桥梁建设过程中,悬臂挂篮技术常被用于跨河、山谷等施工环节,技术优势十分显著。基于此,本文就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展开分析,首先,介绍了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流程,包括挂篮制作与安装、预压与荷载试验、钢筋混凝土施工等施工环节;进一步以工程实例为依据,对挂篮设计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桥梁施工;悬臂挂篮;荷载试验

桥梁结构的主要作用,就是跨越障碍物,是基础工程建设与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悬臂挂篮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跨度桥梁建设过程中,跨越施工的难度,极具应用价值。因此,深入探究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有利于提升相关桥梁建设施工水平与质量,对推动现代桥梁建设的发展,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1.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的应用流程

1.1 挂篮制作与安装

悬臂挂篮技术中,挂篮的制作与安装质量,会直接影响后期悬臂挂篮的施工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应以桥梁设计参数、主梁分段情况等为依据,进行挂篮设计;设计时,要严格遵循灵活性、稳定性、高强度等设计原则,以满足工程施工对悬臂挂篮的要求。

关于悬臂挂篮的安装,主要的施工环节包括:波纹管运输与检查、接头接线、锚垫板固定、波纹管定位与焊接、防裂等。在安装之前,应事先确保主梁的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龄期等符合设计标准,以保证安装质量。另外,还需针对整个安装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包括做好挂篮的安全监测工作、增设安全防护设施等,避免出现高空坠物等不良现象。

1.2 预压与荷载试验

在进行预压施工之前,需要对受力拉杆进行有效处理,处理标准即确保前横梁受力均匀。实际施工时,两边挂篮的施工进度应保持一致,确定10t为一个等级,分别加载到100t;在加载过程中,要对挂篮的变化现象进行细致观察,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明显的变化现象,着重注意主桁架等构件是否发生非弹性变形。

而荷载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悬臂挂篮的承载力度。由于悬臂挂篮技术应用时,需要将主梁分成多段,进行对称浇筑,这导致各段的重量存在一定差异,而挂篮设计一般都以最大梁段为参考,挂篮的承重力应大于最大梁段重量,约为最大梁段重量的100%~150%,充分满足悬臂挂篮技术应用的工作性与经济性要求。

1.3 钢筋混凝土施工

钢筋混凝土施工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其一是一般梁段的施工,其二是合拢段施工部分,其中,一般梁段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应从浇筑方案设计上着手,充分发挥设计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对施工场地的温度状况、天气变化、环境因素等进行重点考虑,从而科学设计浇筑次数、厚度、连续性以及振捣、养护等细节。

在合拢段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先边跨、后中跨”的合拢原则,并科学进行压重与卸重等施工环节,避免出现混凝土开裂等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压重与边跨、卸重与中跨应同步等量进行。在跨合拢段混凝土浇筑时,应同步等量对两个中跨端进行加载压重,加载重量应为边跨合拢段重量的1/2;而在进行中跨合拢时,浇筑中跨合拢段混凝土,与两个中跨端的压重应同步卸除。合拢施工环节必须有效避免混凝土开裂问题,可从混凝土制备上着手,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确保新旧混凝土的高度结合。另外,合拢段施工,需要确保施工时间段内,温度较低其变化程度较小,以午夜前后为宜,有效避免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现象。

2.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的应用实例

2.1 工程概况

以南方某省份的高速公路网中的一项桥梁工程為例,该桥梁是其中一条高速路的主线桥梁,桥跨布置为(62+110+62)m,全长共234m,设计时速为120km/h,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在桥梁施工方案中,主桥的上部结构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为单箱单室截面,底宽7.5m,顶宽13.25m,以C50混凝土对其进行浇筑。关于预应力混凝土设计,参照三向预应力设计标准,均采用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确保锚下张拉控制应力达到0.75fpk。

2.2 悬臂挂篮设计

针对上述工程项目,悬臂挂篮的设计要充分满足该项目混凝土悬臂浇筑工艺要求,以最大梁段重量为参考。该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综合分析悬臂挂篮操作工艺、项目本身施工特点与挂篮造价之后,最终采用了轻型的菱形挂篮,该挂篮由菱形桁架、无平衡重行走系统、吊挂系统、底模平台以及锚固系统构成,设计荷载为165t。

悬臂挂篮设计中,混凝土自重G=26.5kN/m3;最大梁段重量为156.8kN;选用的Q235钢材的许用正应力σ与许用弯曲应力σw均为215MPa;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倾倒所产生的荷载与振捣所产生的荷载均为2MPa;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所形成的荷载约为2.5MPa。

2.2.1上横梁设计。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相关设计参数,以保证悬臂挂篮应用的工作性与安全性。在进行上横梁设计过程中,由于其本身为悬臂挂篮的主要受力构件,在设计时应确保其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其中,前上横梁受到各挂篮各部分的荷载如下:底篮前横梁外侧吊杆的荷载为25.6kN;外导梁前段吊杆的载荷为85.07kN;外侧承托梁前端吊杆的荷载为50.97kN;底篮前横梁腹板外侧与内侧吊杆的荷载分别为174kN、328kN;内导梁前端吊杆的荷载为120kN。由此结合材料力学计算软件,能够进一步计算前上横梁剪力图,其中支座反力Ra为701.18kN;而前上横梁的弯矩图中,最大弯矩Mmax为358.1kN·m,Wx=Mmax/σw=1665.6cm3。

2.2.2主桁架设计。

进一步设计悬臂挂篮主桁架。在此次工程当中,主桁架由两片菱形桁架构成,前端位置应设置前上横梁、前下横梁以及吊带,以形成悬臂吊架;在此基础上安装模板即可形成操作平台与承重结构,便于后续钢筋安装与混凝土浇筑等作业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主桁架是悬臂挂篮的主受力系统,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利用结构力学对各个梁段浇筑时,会受的各种杆件的荷载情况进行整合计算,以保证悬臂挂篮的主受力构件承载能力达到设计标准,最终确保悬臂挂篮的承载能力达到最大梁段重量的100%-150%。

2.3 悬臂挂篮技术应用的质量控制策略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有效保证技术应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首先,在实际施工前,有必要对桥梁所处施工环境与未来的使用要求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如此才能保证悬臂挂篮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其次,以施工方案为基础进行悬臂挂篮的设计、制作、安装、试验等环节,应明确挂篮本身作为施工平台与主要承重结构,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的影响作用,确保挂篮制备与安装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的分析,有利于提升桥梁建设工程的社会价值。通过相关分析,能够明确悬臂挂篮技术的应用特点,充分发挥其设备简单、操作便利等优势,将其应用于更多的桥梁工程当中,有效提高桥梁的质量与耐久性,同时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因此,要重视完善悬臂挂篮技术,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类桥梁工程当中,推动现代桥梁建设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向文奂.研究桥梁工程挂篮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7(07):114-115.

[2]汪少允.桁架式平行挂篮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探究[J].四川水泥,2016(12):177.

猜你喜欢
荷载试验桥梁施工
公路桥梁检测评定的方法研究
荷载试验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基于荷载试验的三跨简支斜桥承载能力研究
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浅析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施工中的悬臂挂篮技术探讨
探析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PC梁桥斜交混凝土面板在车辆轮压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
牛北公路后峪沟刚架拱桥加固
论公路旧桥加固检测与后评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