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
——以某医学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情况为例

2018-03-04 08:21张静李辉刘莹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赛校企

张静,李辉,刘莹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徐州221004)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健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学分制,实施灵活的学习制度,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赛事,省赛由各个省教育厅主办,选拔出优秀作品参加国赛,目前共举办3届,每一届都涌现出十分优秀的项目。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大赛要求参赛项目能够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

自第一届大赛举办以来,全国高校学生积极参赛,但是医学类项目涌现出的优秀作品并不多,笔者参与了3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申报工作,就大赛的组织、申报、管理进行梳理总结,认为目前存在如下问题,并对此提出对策。

1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互联网+”创新创业时代背景理解不到位

创新创业是不分专业学科的,很多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未与各个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这种没有建立在医学专业学科特点上的业余教育,根本无法体现学生的专业优势[1]。同时也使学生以参赛为主要目的,忽略了创新创业的本质,很多学生对于“互联网+”时代背景理解过于狭隘,认为参赛就一定要和互联网直接相关,无形之中缩小了项目申报范围。

1.2 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

至今仍有少部分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开设几门相关课程,组织师生参加几项相关竞赛,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或者开办一家公司。有些高校领导甚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教务处或者学工处、团委等职能部门的事,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有关项目申报、写写总结、做做汇报,就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2]。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仅停留在某些职能部门的工作上,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无长远规划,从而导致项目在申报过程中往往仅是牵头部门在做主要工作,无法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参赛项目少,项目质量无法保障,竞争力不足。

1.3 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导

高等医学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指导的教师有的是行政工作者,有的是高校兼职辅导员,有的是医学专业“半路出家”的教师。他们没有扎实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没有创业实践经验,很多时候无法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导。部分指导教师工作繁忙,缺乏足够的精力给予细致深入的指导。另外高校往往缺乏相应激励机制,再加上学生不主动联系导师,很容易使项目陷入无导师状态,学生摸着石头过河,经常碰壁,降低了参赛积极性,同时也无法给出具有竞争力的参赛项目。

1.4 学校缺乏校企合作意识

综观3届大赛,笔者所在学校均缺乏校企合作项目。创新创业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几乎所有项目均为创意组,停留在创意阶段,没有付诸实践。本身医学院校在创业方面就存在一定短板,指导教师缺乏创业经验,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尤其对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专业来说,校企合作占据专业优势,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医学院校缺乏校企合作意识,没有主动联系企业寻求合作。

2 解决对策

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目前“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2.1 完善组织机构设置,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创新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从源头规范化,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工作人员应涉及教务、团委、学工等部门,负责校内具体事务的协调,制定激励政策并监督落实。同时组织开展系统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使创新创业教育走上正轨,还应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想法给予切实可行的指导。

2.2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目标、内容与评价标准,从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入手,注重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心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模拟实训、创新创业经验交流会,建立创新创业课程新体系。

(2)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医生、国际班培养计划,医教协同育人。我校自2012年启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2013年开始设立临床卓越班,卓越班实行小班教学、双语教学。自2015年起,我校在麻醉学专业开设国际班,同样为小班教学,实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探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改革学习评价方式,积极开展形成性评价,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成果量化为学分,探索尝试弹性学分制。

(3)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医学院校应该积极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机会[3]。同时,可以通过社团建设、企业科研实验室共享等途径扩大平台建设范围。

2.3 树立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

全面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关键就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医学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创新创业教育开创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在全面学习创新知识、创业技能的基础上,积极践行,使自己成为高水平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在系统教育开展的同时,应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讲座、比赛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2.4 加强校企合作

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为学校寻找优质的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为双方架起合作的桥梁。

医学院校在医疗卫生领域有其特殊的专业优势,可以充当学生和企业的沟通桥梁,吸引广大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孵化园区、医药企业等共同参与校企合作建设。企业通过与大学共建研发平台,能够充分利用大学人才库和良好的实验设备,有利于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学术内涵建设。学校可以通过聘请高资历的医疗技术人员、医学创新人员担任导师,扩大导师队伍,也可以与企业共同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共建研发平台,为医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

3 结语

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任重道远,需要高度重视、长期坚持。政府、学校不仅要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还要在硬件和软件配备上进行提升和优化。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服务支撑力度;学校要在师资力量、教学改革、评价考核以及创业实践上下大功夫,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创新创业的教育优势,进而全面提升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瑞雪,王紫微,任国峰.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破解途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3):77-79.

[2]柳亮.地方医学院校“全程化、分层次、多平台、广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17):57-60.

[3]李孟璐,柳亮.地方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7,25(1):1-3.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大赛校企
插秧大赛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说谎大赛
校企合作五反思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