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救护效果的影响

2018-03-04 07:04王毅
医学信息 2018年24期

王毅

摘   要:目的  研究院前急救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救护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实施院前急救规范化管理前后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规范化实施前后急救出车速度、急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规范化管理实施后,出车反应时间和途中耗时缩短[(1.93±0.32)min vs (3.08±0.40)min,(2.88±0.46)min vs (4.77±0.54)min],急救成功率提高(97.61% vs 90.47%),呼救不应率降低(0 vs 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提高(98.80% vs 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院前急救流程,可有效提高救护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缩短院前急救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院前急救流程;规范化管理;救护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24.007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24-0026-03

Abstract:Objective  The impact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the pre-hospital process of the Institute 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cu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4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hospital first-aid manage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and observe the emergency delivery speed, first-aid success rat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other conditions before and after standardized implementation.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the response time and the time of the journey were shortened [(1.93±0.32) min vs (3.08±0.40) min, (2.88±0.46) min vs (4.77±0.54) min],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first aid was improved (97.61% vs 90.47%), the rate of call for help was reduced (0 vs 8.00%), before and after comparis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implementation, patient satisfaction increased (98.80% vs 82.14%),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procedur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cue,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shorten pre-hospital first aid tim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

Key words:Pre-hospital emergency procedure;Standardized management;Ambulance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急救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基础。院前救护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好转,是保证急救成功,最大化挽救患者生命的基础[1]。因此,院前急救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可预防患者病情的恶化,减少伤残和病痛,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为医院的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本文作者结合临床资料,具体分析院前急救流程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救护效果的影响,为改变传统院前急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希望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使院前急救流程更规范、更准确,尽最大努力取得良好的院前急救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实施院前急救规范化管理前后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均有完整的院前急救资料;②在接诊前均未接受过其他的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②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过敏体质者;③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及抢救无效死亡者。实施前的患者男49例,女35例,年齡14~68岁,平均年龄(45.10±6.11)岁;实施后的患者男44例,女40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3.52±4.06)岁。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救护人员要求  救护人员必须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技术上不断提升自己,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要求,依据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按照护理程序及时实施护理。同时应富有同情心,能为患者所想,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面对复杂的现场急救环境,可以灵活、果断、冷静处理,并仔细做好各项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应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对于危重或存在可能抢救无效的情况,应及早告知家属,并做好安抚工作。护理人员的积极配合,促进了院前急救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

1.2.2加强指挥中心的调动与管理  作为急救中心的调度人员,应及时接听电话,仔细倾听电话内容,并详细记录,尤其是急救患者的具体地址和联系电话。同时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受伤人数、伤情等,并快速向相关医院急诊科报告,以便其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突发重大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指挥中心人员学习、培训。

1.2.3加强出车司机素质  要求急救出车司机日间1 min、夜间3 min内出车,同时应具备良好的思想觉悟,较强的责任心以及熟练的驾驶技术。对于所管辖区域的道路应一清二楚,开车要稳、快、准,上岗前必须进行相关医学培训。

1.2.4做好院前急救准备  确保院前急救物品、设备齐全。通信工具必须具备急救中心专线、科内急救电话,救护车车载电话要确保通话正常,如果检查存在故障应及时报修。每天定时检查救护车情况,例如油量是否充足,车辆性能是否良好,急救物品是否齐全。急救物品包括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辅料,并固定位置,标注清楚,使所有物品适用于院前急救。每天做好物品检查工作,药品、器械用后及时归位,并做好消毒处理,对于易消耗品应及时补充。

1.2.5做好家属和患者的心理疏导  在急救现场及时核对情况,了解患者病情,对于清醒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

1.2.6院前救护过程要求  抵达现场后详细询问患者或目击者病史,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快速检查患者伤情。加强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危及生命安全的体征和症状[3],同时依据患者病情给予侧重性检查,并及时向急救中心反馈,对患者进行初步分类,依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抢救,在整个过程中做好配合,以实现快速抢救的目的。同时对症治疗是院前急救的关键,护理人员应尽快依据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肺、脑功能衰竭应及时复苏,对外伤进行止血、固定等,使患者各种症状均得到急救。

1.2.7安全转运  院前转运是院前急救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转运时严格遵循先重后轻的原则。在转运过程中避免振荡,做好保暖和体位护理工作。加强患者意识观察,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维持呼吸功能。严格按照患者病情采用转运方式,例如徒手搬运、担架搬运、抱持法等。

1.2.8安置入院后要求  转运至医院后及时向急救中心汇报,并及时补充救护车药品、物品、设备,做好仪器消毒和保养,为下次出车做好准备。

1.3观察指标  观察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出车反应时间、急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采用满意度调查表,90分以上满意,80分以上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分为100分)[4]、呼救不应率、途中耗时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4.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院前急救效果对比  规范化管理实施后,出车反应时间和途中耗時缩短,急救成功率提高,呼救不应率降低,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院前急救满意度对比  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P<0.05),见表2。

3讨论

院前急救是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基础,能否及时、早期抢救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效果[5]。同时快速、准确的开展急救,可以组织病情恶化,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最大化的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急救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可能导致患者伤残,甚至死亡。因此,院前急救流程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规范化管理实施后,出车反应时间和途中耗时缩短[(1.93±0.32)min vs (3.08±0.40)min,(2.88 0.46)min vs (4.77 0.54)min],急救成功率提高(97.61% vs 90.47%),呼救不应率降低(0 vs 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提高(98.80% vs 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院前急救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救护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规范化院前急救流程管理的实施,为抢救赢得了最佳时机,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规范化院前急救流程管理对提高救护效果是必不可少的,有效促进了院前急救的顺利进行,提高院前护理工作效率,为抢救成功奠定基础,发挥了良好的效果,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和护理提供了保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陈在荣.规范化院前急救流程对急救质量的影响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9):1737-1739.

[2]吕博文,赵德明,李荣杰,等.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临床作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1):59-61.

[3]沈爱华.院前急救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救护效果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61-263.

[4]张文忠,焦清海,王帅,等.新形势下院前急救管理模式的实践探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2,20(3):65-66.

[5]林慧祯,刘海金.规范化管理院前急救救护车的实践和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9):1123-1124.

收稿日期:2018-7-2;修回日期:2018-7-12

编辑/王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