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8-03-04 21:52刘晟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改革方案现代学徒制困境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核心载体和有效落实途径,更是国际职教工作改革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是,因为我国相关法律体制不够健全、利益共赢合作机制等适应性不强,使得企业并没有很高的积极性投入到高职院校学徒制培养工作中,能够提供的专业对口学徒制岗位又十分有限。长期放置不管的话,会令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出现更多的问题。由此,本文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困境,探讨更加有效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困境;改革方案

现代学徒制主要从德国职业培训开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俨然成为一套国家体制,就是所谓的双元制。如今已被作为校企合作实施的职业教育制度,大力提倡高职师生在“做中教”和“做中学”。

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面临的挑战

1. 专业对口企业和学徒岗位等数量不足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过因为不同区域经济水平、职业教育体制、社会责任意识等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学徒岗位的提供数量和高职专业需求间形成了较大的落差,即能够提供的专业对口企业与学徒岗位数量有限。虽然说不乏部分企业愿意接纳学徒实习的高职生,不过能够提供的岗位却呈现出明显的重复性、简易机械式、劳动密集型等特征,虽然企业的生产稳定性得到了保障,但却没有和学生的专业产生较强的关联。

2. 实习学生专业技能水准难以达到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

某些高职院校存在技术设施陈旧等问题,通常很难达到企事业单位的先进标准,因此参与学徒实习前,许多高职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都与企业特定岗位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3. 学徒制监管工作处理不到位

尽管对学徒制成员进行集中式监管会更加方便一些,不过毕竟企业提供的学徒岗位有限,加上涉及专业众多,一时间令集中式的学徒制管理目标难以实现,出现学徒制学习活动过于分散的消极状况。除此之外,因为学校管理经费不足、管理人员数量较少、体制不够健全等,一旦学徒制实习时间过长,就难以保证有效控制,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引发学徒学习“放羊”的现象,难以落实预设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改革方案

1. 加大专业教育力度,引导学生预先做好职业定位

企业在进行人才筛选环节中,十分注重人才的职业素养,即要求他们在拥有对企业文化较强的认同感基础上,时刻秉承团队合作、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原则。但是现实中许多高职生还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所以必须要加大对高职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力度。

2. 开拓渠道并释放潜力,创建专业对口的实训基地

将董事会企业的骨干作用发挥到极致,建设能够提供合理数量学徒制岗位的合作企业。即选择及时创建职业教育董事会制,在令相关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后,提升企业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意识,为后续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同承担的政校企密切合作,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全新实施渠道开拓等奠定基础。

3. 集合各方力量,创建完善的学徒实习监管网络

第一,学校方面。要集中创建融合职能部门、系部、辅导员等不同层级的管理体系,极力推广使用信息化等高端化技术设施,创建现代学徒制在线管理系统,进一步针对学生在企业学徒岗位中的表现予以实时监管。

第二,企业方面。在依照企业体制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督促企业师傅细致化考核学生不同阶段学习任务的完成状况、岗位工作处理质量、职业道德标准落实程度等。除此之外,还必须健全校企间的信息通报体制,确保对学徒学生的培养等进行动态的客观性反馈。

三、结语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和素质培养,同时要结合弹性学制和模块化课程等重新设置日常教学计划,创建专业对口的实训基地以及提供完备的监管网络等。久而久之,才能夠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发挥到合理程度,培养出更多职业技能和素养兼优的复合型人才,顺势推动社会中不同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欢,高惠霞,任春晓.高职院校实践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28(25):75-77.

[2]赵艳.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困境与对策[J].广东蚕业,2018,23(3):84-91.

作者简介:刘晟,硕士研究生,政工师,研究方向:高教管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改革方案现代学徒制困境
困境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一图了解)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