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真能成谶吗

2018-03-06 09:54格非
快乐语文 2018年34期
关键词:璎珞云游秦始皇

文/格非

热播剧《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在寿康宫当着众人的面向天祈祷,祈求雷公严惩太妃,果然一语成谶,太妃遭雷劈而亡。“谶”指“不吉利的预言”,“一语成谶”是指说了一句不吉利的话最后变成真的了。魏璎珞难道是预言家?她所说的话真有那么厉害?类似的事还很多,甚至在我国历史上不少重大转折点中,都不乏谶语的身影。

“亡秦者胡也”便是一语成谶的经典例子。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曾派卢生出海寻找不死之药,卢生回来后报告说找到了一本“仙书”,书上写着“亡秦者胡也”。于是,秦始皇把胡人(匈奴等北方民族)视为敌人,命大将蒙恬率大军北伐,以绝亡秦之患。可秦始皇没料到,他死后即位的秦二世是胡亥,他胡作非为,“亡秦者胡也”中的“胡”其实另有所指。可惜啊,第一个封建王朝就这样在一句谶语中结束了。

诗谶是谶语中较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古往今来有很多耐人寻味的例子。1931年11月19日,诗人徐志摩搭乘的“济南号”邮机飞至济南附近,忽然撞山而亡。就在遇难前不久,徐志摩写下了一些诗句:“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云游》)“现在我/真,真可以死了,我要你/这样抱着我直到我去,/直到我的眼再不睁开,/直到我飞,飞,飞去太空,/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风。”(《爱的灵感》)这些诗句就像“谶语”,被一些人认为是诗人对人世的预先告别。

但是这些一语成谶的例子,更像是巧合或附会,还掺杂了人们对文字和语言的崇拜。《淮南子》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明显是把仓颉造字神话了,之所以如此,和人们“敬惜字纸”出于同样的心理。

猜你喜欢
璎珞云游秦始皇
离婚吧,霍先生
离婚吧,霍先生
云游世界的“图书船”
封面作品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璎珞:聚八方珍宝,饰流光仙裳
秦始皇忆师
一串红璎珞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