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考虑因素及技巧的思考

2018-03-06 10:23袁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译法英美典故

袁媛

(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在英美文学中,典故的使用频率较高,不同典故的合理运用,可以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提升文章的品质。但是,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对翻译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因此,如何系统的分析出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工作所需要考虑到的因素,进而采取更为合理的方法,对英美文学中的典故进行合理翻译,减轻跨文化交流活动的障碍,成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1 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考虑的因素

在跨文化的翻译工作中,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要充分地考虑到以下几项因素。

1.1 典故的来源

英美文学中,典故的来源途径较多,最基本的来源为古希腊神话故事、基督教《圣经》、经典文学作品和寓言故事等。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的典故翻译工作时,翻译工作者要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文学作品中应用的典故的来源进行判定,进而采取更为合理的翻译策略,提升翻译结果的合理性,增强翻译作品的可读性,减少翻译作品和原著之间的文化差异。比如,英美文学中,经常会应用到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即为莎士比亚系列戏剧作品中的故事、人物和情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夏洛克、麦克白、李尔王等,都是经典的人物形象,与他们有关的情节,也常作为典故应用,在翻译时,要重点考虑到此种特征[1]。

1.2 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地理位置、历史进程和自然条件等,都会导致不同文化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对英美文学中的典故进行翻译时,要关注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熟悉文学作品所在的文化和时代背景,同时结合对应概念和要素,在我国文化和语言环境中的体现,结合中文的语言运用习惯和特点,将英美文学中的典故翻译成更加符合中国读者语言阅读习惯的内容,使翻译内容更接地气,实现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完美结合。

1.3 语言的对应

英美文学中,典故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同样的,中国文学当中的典故形式也多种多样。所以,在进行翻译时,要充分地考虑到两种文化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进行直接互译时,要考虑到英美文学中的典故以及与其对应的汉语典故,若二者的用法基本一致,那么就可以进行直接互译。在英汉故事翻译中,翻译者要发现语言要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共同点,根据不同的翻译情形,适当地运用翻译技巧,达到灵活翻译的目的。

2 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的方法技巧

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工作有以下几种翻译方法与技巧。

2.1 直译法

英美文学当中,典故塑造的语言环境均为特定的,是在特定的地理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直译法是跨文化翻译工作者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在应用直译法对英美文学中的典故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遵循了源语言的表达风格,体现了文章的原创性。此种翻译方法在实际的应用环节中,只进行了语言转换,并没有过多地进行引申。保留了英语与汉语直接对应的形式,读者可以对典故的内涵进行充分的了解,提高对英美文学和英美文化的理解。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直译法的适用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英美文学中,典故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词语,可以进行直接翻译;第二,部分英美文学中,典故主要来源于希腊文化或者历史故事,对此,作者可以在直接翻译之后,在注释中标注出典故具体指代的事物。比如,古希腊神话中的“Achilles'ankle”,就可以直接翻译成“阿喀琉斯的脚踝”,并在后文标注,指代“人的弱点”[2]。

2.2 意译法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部分典故出自西方民族群众的社会风尚或者风俗习惯。此类内容在中国文化中,难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或者典故。此种情况难以应用直译法进行直接翻译,采用意译法,可以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以灵活的语言运用方式,优化翻译效果。比如,在对《圣经》中的“An apple of discord”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若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的结果为“纠纷的苹果”,此种翻译方法显然不能让读者们理解源语言的真实含义。所以,翻译工作者要深入发掘语言背后的典故,当了解到这则典故是古希腊神话中,因为一个金苹果造成了巨大的纠纷时,可以将其理解为“祸根”或者“不和的根源”。与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An apple in my eye”不能直接翻译成为“眼中的苹果”,通过意译的方法,翻译成为“掌上明珠”则更具美感。还有《伊索寓言》当中的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直译成为“含着一把银勺子出生”显然不太恰当。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典故代指的意义,可以将其意译成为“出生在富贵家庭”“出生在大户人家”等更加贴切。

2.3 增译法

增译法是在直译法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进行二度修饰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主要的方法是在源语言文章的典故中,适当增添一些文字。比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对地名和人名的增译,达到修饰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和人文要素,结合增译法可以加深读者对于典故的理解和认知,使文章更加具有人文情怀。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增译法的应用可以增加主语、谓语、宾语等多种语言要素。在直译法翻译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典故有关的历史信息或者文化背景,可以增加带入效果,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扩大英美文学作品中,文学典故所涵盖的社会人文风情和民族文化特征。以此增进两国文化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有效性,提高我国读者在跨文化环境下,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2.4 套译法

套译法同样也是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翻译技巧。中华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存在着阶段的差异,能够完全一一对应的情况十分少见。若将部分典故进行直译,会加大读者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甚至还会因为翻译不通顺,造成文化的误读。针对此种情况,可以采用套译的方法,借助中文当中对应的典故进行翻译。比如,在对“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ts!”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可以翻译成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再比如,翻译 “Someone prefer turnips and others pears.”可以翻译成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通过此种翻译方法,将汉语当中的典故套用到源语言的典故之中,可以使翻译更加精准和地道,降低了读者阅读翻译作品时可能出现晦涩难懂的情况,提高了语言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是来自民族和国家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活动。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重点关注到英美文学中,文学典故的合理翻译。综合运用直译、意译、增译和套译等多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可以提升两种语言之间的交融与匹配,达到进而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

猜你喜欢
译法英美典故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英美常见表达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