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与超越

2018-03-07 05:11潘晓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超文本网络文学文字

潘晓霞

(宿迁学院,江苏宿迁 223800)

最近几年,随着网络媒体不断发展,网络写作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网络文学生存于电脑网络上,同传统文学“电脑版”有着非常大区别,“网络文学”用自身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和性质,给传统文化,创作理念、文学形式、审美方式、传播形式上都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极大地冲击和影响着传统文学。当前网络文学正在大刀阔斧对传统文学进行更新和重构,同时网络文学也在用挑战和超越的姿态拓宽文学另一条生存途径。

1 分析新形势下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

1.1 文学表现形式的新颖化

众所周知,传统文学是通过图片和文学来实现的。传统文学通过文本内容的展示文学的思想和内涵。网络文学主要是通过网络体系,基于传统文学基础上扩展而来的,最终通过网络展现出文字、超链接、声音、图像以及颜色等文学内容,最终实现文学的立体化和多元化,达到对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网络文学是文学发展道路一个前有未有的突破。在新形势下,网络逐渐成为文学展示的主要途径,同社会大众的生活接轨,并成了社会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拉近的生活同文学之间的联系,深受人们的喜爱,当前成了现代人参与文学活动的非常重要的形式,对传统文学市场带来的极大冲击力,同时也对传统文学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

1.2 文学表现手法的艺术性

语言艺术表现文学内容是传统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法。新时代背景下的网络文学基于传统文学语言艺术上,利用网络当中多种元素,在其中融入声音、视频、图片等,让网络文学形成多元、多维的表现体系,进而让文学内容可以直观、形象且生动的展示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更容易接受理解。但是这种表达手法给传统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实质上,网络文学表现的过程有着非常鲜明网络物质特征,网络文学可以被计算机语言编译,进而被一些受众恶意通过多媒体和图像语言表现,所以,这种文学在形式上具有不确定性,最终达到文学语言的高级处理和展示。例如,通过超文本链接穿插相关文学内容,又或者将不同的文学内容组合,从而切实有效形成系统的展示体系。又如,对于网络文学中相关图像语言,可以通过图片表达形展示出文学作品当中特定的语言和场景,最终形成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的环境体系,由此可见,网络文学表现的艺术性切实完成了传统文学表现的革命,同时并成为新形势下文学表达最重要的途径。

1.3 文学审美方式的个性化

传统文学审美方式较为单一,但是网络文学不管是从表达手法还是从表达形式上都全面地展现了文学的特征,同时并逐渐形成了个性化的审美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审美打破了文字的局限性,从多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丰富了审美内容,极大地改变了审美方式,如在具体的表述过程中,利用声音美、图片美以及文字美等多种形式,最大化实现美学环境的构建。例如,网络文学通过上面所说形式,立体化的美学体系,进而为广大读者展示了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和特征,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文学纯文学审美,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文章的审美质量和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传统文学的发展[2]。

2 新形势下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超越

2.1 创作互动化同接受交互化

众所周知,传统文创创作主要是个人化的写作,在创作者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基本上同读者没有交流和沟通,整个过程都是创作者独立完成的,唯有文学作品出版之后,读者才有机会参与,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就是一种 “我写你读”缺乏同读者交流单向创作过程,但是网络文学与之相反,信息技术同网络的融合,可以让作者同大众起来完成同一作品,同时也还可以让读者评论作品,还可以向作者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整个创作都是在线写作完成的。因此,经常会有读者参与在此过程中,这样一来,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就会越来越多。因此,作者会不可避免受到读者的感受和思考的影响。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相比较,充分体现出了文学创作互动化特点,我们深知传统文学作为美学欣赏,但是这种欣赏是单向性,只是读者个人化的书面阅读。新形势背景下的网络文学欣赏是双向度的,可以多元化、多角度的实现美学欣赏的交互性。另一方面,在阅读方式方面也会因为是机读方式变得更加的快捷和方便,打破了时间的限制,读者可以随时同创造者进行交流互动,特别是网络文学的超文本,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同作者的交流,读者可以在网络上提问,作者解决其问题,与此同时,还可告知读者自身的创作动机,从而让读者真实意义上地参与到作品中来,实现同读者的互动性,促使作者写作更加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2.2 文学作品文本的多向性与非线性

通过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相比,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文学文本很大一部分都是单纯文字排列、留白、组合、字号以及书籍装帧所组成的,只有很少部分是用文字加图画构成的,传统文学的构成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让读者发挥想象,对相应的文字符号进行艺术加工。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者的理解,特别是一些较为深奥文本,读者一般情况下无法理解文字和图画的内涵。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网络文学的超文本,切实有效地为广大读者呈现出了多向性和非线性特征,尽管这种特征在传统文学中具有,如意识流小说,但一般来说是有限的、局部的,通常情况下只是存在于读者的理解当中的。但是网络文学的这种特征主要存在于文本当中,多向性和非线性存在网络文学的虚拟空间,等待广大读者的点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意愿来选择不同的文本顺序和文本空间。其实质上,超文本是一种奇特的信息组织,虽然一个信息单位—如一个词语——从属于某一个信息集合体,但是该信息单位并不受信息几何体整体意义机构控制和约束 。由此可见,当前我们已经无法将网络文学超文本简单地完全归结为文本,网络文学超文本可以将文字,动画已经声音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结合一起,为读者呈现出图文并茂 、有声有色的文字符号,这种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文学形态,综合了各式各样的方式并其实践,另一方面,网络文本所包含的超链接方式,可以有效地让文本理解不断延续。有效地为广大创作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更好地让读者文本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切实打破文学作品传统的规范确定性。

2.3 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和传播效果广泛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切实有效地为网络文学长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此背景下,网络文学从创作到发表,再到被广大读者阅读都具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网络文学通过各种网络链接不管是在传播效果还是传播速度方面都比传统文学更加广泛和普遍,同时也充分说明网络文学给传统文学冲击是无法估算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技不断发展,在网络文学在挑战和超越传统文学的这一现象当中,我们必须要理性分析和研究网络文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加强引导和疏通,基于提升其娱乐价值和认识教育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实现网络文学价值特点,内涵以及深度,同时又让网络文学适应现阶段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进而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从根本上拓展文学的创作空间,促使网络文学的生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超文本网络文学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对超文本版《喧哗与骚动》的解析
思维的模拟外化:概念超文本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