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教学因素探析

2018-03-07 05:11韩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韩野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

一个人一生中体质是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在成长过程身体素质是上升的,衰老过程身体素质是下降的,但是通过教育、锻炼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对不同过程的身体素质产生影响。大学生的年龄基本在17~22岁之间,这一阶段属于人的成长阶段,身体素质是增长的。但是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导致大学生在大三阶段也就是20岁后身体素质出现下滑,该文主要探讨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教学因素,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发展。

1 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内涵及现状

1.1 内涵

大学生身体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身体活动能力,指大学生在运动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和耐力、柔韧度、灵敏度等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大学生完成学业和进入社会工作的保障。大学生身体素质反映的是大学生综合心智和体能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关键,掌握大学生身体变化规律更容易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身体,以提高身体素质。

1.2 现状

1990年国家实施体育锻炼标准后高校大学生积极参加锻炼,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体育教育更科学合理。在校大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阶段,身体素质按照规律应该是提升的,但是相关调查显示,在大三之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其中教学因素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产生较大影响。

2 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教学因素

2.1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主要有选修和必修两种,必修课多安排在大一和大二阶段的四个学期进行,必修课是大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条件之一。按照普通没有体育运动锻炼习惯的学生来说,按照课程设置,每周进行2课时的体育活动,基本锻炼时间为1小时左右,相关锻炼理论显示,身体素质提升的前提是肌肉被使用,因为肌肉对外界反映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不经常使用会使肌肉萎缩,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在大一和大二阶段的体育课程中,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了非常多种体育锻炼的方法,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参加体育课程学习并不是为了参加比赛,而是为了身体健康,所以不需要体育运动达到竞技水平。而且大学体育的选项体育为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奠定了一定基础,学生在满足自身体育兴趣基础上可以促进身体素质持续发展。如果到大三阶段,在体育课程结束后学生仍然可按照自己兴趣进行体育锻炼,即使课程结束也会促进身体素质持续发展。而学生对体育项目兴趣度越大,在课程结束后继续参加锻炼的可能性越大,身体素质提升也越大,否则相反。

到大三、大四时没有必修体育课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选修课程,以促进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三、大四上选修课程的学生身体素质好于不上选修课程的学生,选修课程是出于学生自愿,所以学生自觉和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是身体素质上升的关键。

2.2 教学环节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专项体育项目得分越多身体素质越强。专项体育项目得分反映的是学生对专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对身体素质的发展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首先,专项体育项目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强、锻炼习惯好,在体育课程结束后也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其次,专项运动项目技能掌握差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基本会退出继续锻炼的队伍。专项体育项目技能掌握得越好的学生,锻炼方法越正确,体育锻炼效果也越好。体育理论课程与学生身体素质关系不是特别大,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锻炼能力,传授学生卫生知识以改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促进学生自觉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2.3 教师自律性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体育是高校一门基础学科,体育教学是要遵循一定规律来进行的。按照人体运动的科学规律,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学分为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阶段,虽然没有对各个阶段进行严格规定时限,但是教师在进行课程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时限的控制。如果不按照规律进行体育教学,那么学生可能会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如果对体育课堂组织不周密不认真,那么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时没有达到应有的运动负荷,那么身体肌肉不会超量恢复,体质也不会提高。所以教师的自律性非常重要,严格按照教学的三个阶段进行授课,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时长的限制,会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后提升身体素质。

2.4 体育设施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高校在进行评估时体育场所和设施都有了极大改善,不少新体育馆在修建过程中。但是新体育馆维修费用不菲,每个水电、维护、人工费更是不菲,对于一些经费有限的高校来说,修建体育馆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有些高校选择体育馆有偿使用,以弥补运营费用,但是作为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来说,是没有费用到有偿体育馆进行锻炼的。没有良好的运动设施作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保障,是阻碍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

3 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对策

3.1 培养教师的终身锻炼意识

提升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力量是体育教师,高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养,促进体育教师一专多能发展,使体育教师在较高智力和思想政治水平基础上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大学生参与到体育学习的锻炼中,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高校体育院系要制订合理的教师培养计划,使培训结构合理科学,使教师知晓养成终身锻炼重要性,并将终身锻炼的意识传递给学生,通过高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的参与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3.2 提升学生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身的认识,学生只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才能制订合理的锻炼计划,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通过科学锻炼来提升自己身体素质。在认识到体育锻炼重要性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资料查询或向教师进行咨询,以制定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以全方位健康锻炼。

3.3 配备齐全的体育锻炼设施开展校园体育活动

大学校园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学校要为学生配置一定的体育锻炼器材,以为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提供支持和服务,以促进大学生将体育锻炼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加强学生对体育项目兴趣的培养,并把培养学生兴趣写入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定期在校园内组织一定规模的体育项目比赛,在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基础上提高大学生参与积极性,最终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教学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要知晓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教学因素,在分析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素质提升、学生认识加强和一定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西藏高校引入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调研与分析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