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FE师资培养对“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

2018-03-07 11:11兰石财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双师双能型双能双师

兰石财

(福建农林大学 东方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7)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是应用型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先决条件。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存在一些误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基于澳大利亚TAFE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应用型高校对“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的要求,从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中汲取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TAFE是澳大利亚一种将学历教育与高等技术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技术与继续教育体系,在全球职业教育领域中独树一帜,是富有特色的职教模式。研究其成功的经验不难发现高质量、多途径培养“双师型”的职业教师队伍是关键,TAFE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比较规范,主要体现在职业教师的聘用标准、师资培养、师资培训和师资管理等四个方面,其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值得我国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借鉴。

(一)入职前:“双师双能型”教师任职条件和基本要求

澳大利亚TAFE学院教师的培养主要通过高等院校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和社会选聘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师范教育后成为兼职职业教师,受过大学教育专业和获取 “培训与评估IV级证书”是TAFE学院教师任职的基本条件,教师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获取教育培训和评价专业的IV级证书或(大专)文凭,包括IV证书培训包和文凭培训包共有39个能力单元和12个通用单元,然后要通过4级国家资格证书和5年以上的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必须要有技能等级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才有任职资格,这只是具备任职资格但只能先做兼职教师,至少在教学岗位上任教五年以上才能转为正式教师,TAFE学院的教师都必须具有实践经验,几乎没有从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直接选聘任用上岗的现象。年龄超过35岁的教师如要上岗任教则要求有十几年的校外工作经验,并经过高等教育学院的教师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后才有可能被聘用,这样的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还具备了教师资格。[1]TAFE学院的聘用制度就是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能教学,还能够熟悉行业发展,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澳大利亚的职业教师任职在实践经验、技能证书、教育学学士等三方面都是缺一不可的,这三个条件被视为任职职业教师的基本条件。

(二)入职后: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和不间断的企业实践体系

TAFE学院的每个教师入职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参加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教师资格培训,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入职后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扮演校外相关行业或专业委员会的角色,鼓励教师成为有关专业协会的成员或理事,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协会的活动,接受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行业信息。除正常上课外,学院规定每个任课教师每周需在相关企业或行业兼职工作10小时,企业对其实践效果会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评估,然后将考核情况反馈给学院,学院结合企业的考核情况将实践环节不合格的教师不予续聘。[2]

TAFE学院非常重视在职教师的培训,学校会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结合每个专业教师的自身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机会。制定一系列激励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行业或企业培训,掌握最前沿的行业技术和专业资讯,清楚未来本专业的发展动向,能够为学院开设专业及学科发展提供参考资料。专业课教师去企业实践要求每年一次,实践贯穿教师整个教学生涯,主要目的在于使教师的教学不会脱离企业行业,以保证所传授的内容都是最为前沿的,不是陈旧落后的。这种不间断的实践环节能使专业教师真正获得“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基本素质,企业为学校师资培训提供基地,学校为企业提供师资和教材,学生能够从中学到最新最有用的技能和知识,这样企业、学院和学生三方都能共同受益。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误区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比较迟,发展不够成熟,曾一度成为高考或中考落榜生的“收容所”,不论是专业设置还是教学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随着应用型大学概念的提出,打破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好马还得配好鞍”,当前应用型高校首要解决的就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但在探索过程中许多院校陷入一些误区。

(一)简单地把“学历+证书”等于“双师双能型”

当前高校教师的聘用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数量来改善学校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引进许多博士研究生,虽然理论基础都很扎实,但是缺乏实践性,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而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师傅型人才还是很难进入高校课堂任教;当前应用型高校慢慢意识到“双师双能型”教师的重要性,在人才引进时会有意识地将职业资格类证书作为参考条件,也就是说在引进时如果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优先考虑,但学历和专业对口度依旧是第一用人要素,人事部门在“双师双能型”师资的认识上简单地将学历和证书二者相加起来了。

(二)错误地将“双师双能型”的教师角色与专业角色分离

很多高校在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时就简单地制定一些政策,然后找到一些企业去挂职实践,只是以课题调研的形式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教师自身的观念也没有转变过来,始终觉得自己是教师身份,而不是一线的工人,过多地强调自身的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错误地将教师与专业实践角色分离开,从而不重视企业培训,失去企业挂职锻炼的意义。

(三)机械化地将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生搬硬套给“双师双能型”教师

由于当前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审和认定“双师双能型”教师系列职称的标准,导致高校的人事部门或职称评定部门只能简单地将教师在某个行业或领域评定的等级直接等同于高校教师的职称系列,这种简单的认定是否存在科学合理性还值得商榷,但是这无形中给人事部门的管理造成了误区,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积极性。

三、TAFE职教师资培养对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建设的启示

(一)转变教师聘用观,由“学历为本”转向“专业能力为本”

应用型高校以教学型为主,重点强调以应用为目的的专业性通才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岗位适应性以及岗位技能,满足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主。基于此,在教师的聘用方面应该借鉴TAFE学院的模式,首要要求教师的行业或专业实践经验,注重教师的实践技能,然后在通过文凭培训包获取相应的学历及教师资格证,转变当前一味追求教师的学历而忽略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的观念,真正回归到适合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本位。

(二)转变教师的培训观,由“突击培训”转为“流水式培训”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作为应用型高校的教师必须有很强的实践经验,许多教师根本没有在行业、企业的实践工作经历,缺乏进企业接受实践指导、实践培训的经历,即使有培训,大部分也只是形式要求。大部分培训都是临时的、短暂的、突击式的培训,造成培训内容反复套用、实用性不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根本没有提升。应该探索和借鉴TAFE学院教师与企业建立的“细水长流”式的培训模式,让更多教师成为行业协会会员,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每周以工作量的形式要求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专业领域的前沿性信息。

(三)转变教师的角色观,将教师角色和专业属性“一体化”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有实践实验的课程方面还是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相分离,理论部分由一个教师上,实验实践部分则由另一个教师上,无形中将课程知识分离,造成教师误以为“我只负责理论,不负责实践”的误区,在TAFE学院的教师则不分理论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因为每个教师都能胜任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这样“一体化”的身份有利于教学的完整型和知识体系的连贯性,也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转化与融合度。即便是从社会行业选聘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教学同时也要接受为期1至2年的师范教育,掌握教育理论、具备教学能力,获得教师职业资格,一开始就没有人为地把教学分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所有教师的角色都是一体化的,真正实现又可以当理论专家,又可以带徒弟操作的师傅型“双师双能型”教师。[3]

综上所述,TAFE学院所培养的虽然是职业教师,但对于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却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其教师的选用、培训及管理等方面对于应用型高校在 “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双师双能型双能双师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中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
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国外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对我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第二代双源CT双能扫描模式对胰腺癌的影像诊断价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