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安徽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2018-03-14 02:52周敏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乔木林清查消耗量

周敏

(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合肥 230001)

森林资源是具有特殊功能的生态系统,是林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1]。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是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实施森林科学经营的基础[2]。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安徽省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安徽省森林资源呈现出数量持续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总生长量大于总消耗量的良好态势[3]。为更好地开展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安徽省2004年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2009年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和2014年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为基础,分析全省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以更好地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1 数据来源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国家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调查成果能够全面反映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现状、特点以及清查间隔期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规律,为林业宏观决策、制定林业发展战略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4]。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了以省(直辖市)为单位的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制度,每5年为一个清查期,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开展时间是2014年~2018年,安徽省于2014年开展。本文利用近3次安徽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5-6],分析全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点。

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点

2.1 依托林业重点工程,森林总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落实林业“双增”目标,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相继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绿色长廊工程、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等一批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重点打造了林业血防林、长江防护林、油茶示范林、石质山造林等一批林业重点项目,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不断增加。生态强省建设推动了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使全省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变化,一部分非林地被规划调整为林地,林地面积增加。据统计,2004年至2014年期间,安徽省林地总面积由440.35万hm2增加到449.33万hm2,净增8.98万hm2,年均净增约0.90万hm2,年均净增率为0.20%。森林面积由360.07万hm2增加到 395.85万 hm2,净增 35.78万 hm2,年均净增约3.58万hm2,年均净增率为0.99%。乔木林面积由270.82万hm2增加到308.67万hm2,净增37.85万hm2,年均净增约 3.79万 hm2,年均净增率为1.40%。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十年间提高了2.59个百分点。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由16 258.35万m3增至26 145.10万m3,净增9 886.75万m3,年均净增988.68万m3,年均净增率6.08%。森林蓄积量由13755.41万m3增至22 186.55万m3,净增8431.14万m3,年均净增843.11万m3,年均净增率为6.13%。随着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树种逐渐进入有蓄积量阶段,预计下一清查期时(2019年)森林总量还会有较大提升。安徽省近3次森林资源清查主要指标和结果见表1。

2.2 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森林质量得到改善

表1 安徽省近三次森林资源清查主要指标和结果

2004年以来,安徽省先后出台并实施了《安徽省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规划纲要》《安徽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等林业发展规划,通过实施森林质量“1115”提升行动、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大力开展中幼林抚育、积极改造低质低效林等措施,全面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全省林地生产力得到较大提升,森林质量明显改善。结合3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乔木林蓄积量由2004年的50.79 m3/hm2增加到2014年的 71.88 m3/hm2,平均净增 21.09 m3/hm2。乔木林株数由1 047株/hm2增加到1 233株/hm2,增加了186株/hm2,其中天然乔木林和人工乔木林分别增加了278株/hm2、93株/hm2。乔木林单位面积株数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实施封山育林工程,进一步加强了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林木天然更新能力得到增强,促使乔木林(尤其是天然乔木林)进界木株数大量增加。

森林抚育等措施能有效提高林分平均胸径和郁闭度,是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途径[7]。全省乔木林平均郁闭度由0.57增加到0.64,增加了0.07;平均胸径由11.3 cm增加到12.1 cm,增加了0.8 cm;天然乔木林的平均郁闭度和平均胸径增加幅度均大于人工乔木林。全省乔木林中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面积比重由 50∶43∶7 变为 35∶54∶11,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比重均有所提高,这与大力提倡营造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有关。乔木林主要指标动态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乔木林主要指标动态变化情况

2.3 强化资源保护措施,林木总生长量远大于总消耗量

安徽省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的同时,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使得全省林木蓄积生长量远大于消耗量。如图1所示,2004年至2014年期间,全省林木年均总生长量持续增加,由2004年的1 714.42万m3提高到2009年的2 207.34万m3和2014年的2 410.57万m3,其中2004年至2009年期间林木年均总生长量增加了492.92万m3,增幅为28.75%;2009年至2014年期间林木年均总生长量增加了203.23万m3,增幅为9.21%。前期增幅大主要是由于退耕还林、绿色长廊等一批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造林面积显著增加,这部分造林已进入有蓄积量阶段。

林木总消耗量方面,全省林木年均总消耗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林木年均总消耗量由2004年的1 113.58万m3增加到2009年的1 238.67万m3,增加了125.09万m3,增幅为11.23%;2009年至2014年期间增加了439.93万m3,增幅为35.52%。后期消耗量远大于前期的主要原因是平原地区种粮积极性提高,毁林复垦现象严重,原有耕地上栽种的杨树被采伐改种农作物,造成杨树消耗量大幅增加。据第九次清查结果,杨树年均消耗量由前一间隔期(2004~2009年) 的 98.09万 m3增到本间隔期(2009~2014年)的345.38万m3。

图1 安徽省林木年均生长量和年均消耗量变化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森林总体质量不高

全省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71.88 m3/hm2,只有全国平均水平89.79 m3/hm2(2014年公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的80.05%,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31 m3/hm2的54.87%,森林总体质量不高,森林蓄积量和林地生产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3.2 平原地区林地稳定性较差

淮北平原面积约占全省1/3,造林树种以杨树为主,受整村推进政策、木材价格持续下跌、粮价和粮补上涨使得种粮积极性提高等因素影响,毁林复垦现象日益严重,杨树等速生林采伐后不能更新,导致大量林地转为非林地。据第九次清查结果,2009~2014年间淮北平原区林地面积减少5.08万hm2,有林地面积减少了7.80万hm2,降幅分别达到10.02%和16.71%。

3.3 森林资源管护任务依然艰巨

由图1可知,本间隔期的林木年均总生长量增速放缓,而年均总消耗量增速加快,林木年均净增量仅为前一间隔期的41.23%,而年均消耗量却为前一间隔期的351.69%,呈现林木净增量减少而消耗量持续增加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森林资源管护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4 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机制,确保提质增效

为加快国土绿化步伐,全面提升林业质量效益,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安徽省于2017年启动并实施了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明确到2021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20万hm2、封山育林20万hm2、退化林修复20万hm2,森林覆盖率达31%以上,林木绿化率达35%以上;完成森林抚育133.33万hm2,年均增加森林蓄积量1 000万m3,森林总蓄积量达2.8亿m3以上。为此,必须准确定位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和淮北平原的林业发展方向,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长防林、石质山造林等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按照各有侧重、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挖掘造林潜力,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皖南山区应在维持现有森林资源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增效挖潜,突破空间限制;江淮丘陵应进一步巩固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成果,重点抓好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增绿增效工程;淮北平原应加强农田林网的修复,提高防御灾害能力,及时将成熟飘絮杨树更新为乡土树种,加大绿色村庄(美丽村庄)的建设力度,有效遏制林地转为非林地。同时,还要注重造林质量的监管,搞好幼中龄林抚育间伐,以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工程为抓手,加快低质低效林的改造升级步伐,全面提升森林质量。

4.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巩固发展成果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基本保障。针对全省林木总消耗量持续增加、淮北平原林地面积流失严重等情况,要坚决保护好现有的林地资源,严格执行省级和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守住林地红线和森林红线。要全面落实林长制,压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加强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科学化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征占林地和乱砍滥伐行为,遏制林地非法流失。加强林业“两防”工作,防止森林退化,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以科学利用带动森林资源增长。

4.3 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安徽省公益林面积约占全省林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公益林建设面临补偿标准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渠道广、层次深、多方式的资金筹措机制与补偿机制,明确补偿重点,确立补偿等级,逐步提高中央和地方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切实做好新一轮公益林区划落界工作,加大对公益林管护及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确保权属清晰,管护到位。同时,还需顺应市场需求,广泛吸收社会资金,促进森林资源权属的流动和交易。

4.4 积极推进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

森林资源监测是林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公益性事业,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8]。推进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可以有效监督林地和森林地块变化和森林资源消长情况等,增强对森林资源的监管,促进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应逐步推进一类清查、二类调查和林地年度变更调查三位一体的森林资源动态化监测体系,在实现“森林资源一套数、森林分布一张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定期全面调查和年度动态监测为主体、多阶遥感监测及专项和应急监测为补充的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

[1]郑刚,戎慧,程小义,等.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江苏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J].江苏林业科技,2017,44(2):43-47.

[2]叶金盛.广东省基于连续清查资料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10,26(01):37-43.

[3]国家林业局华东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安徽省林业厅.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安徽省森林资源清查成果 [R].合肥:2015.

[4]曾伟生.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材积估计问题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7(2):1-3+6.

[5]国家林业局华东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成果[R].合肥:2005.

[6]国家林业局华东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安徽省林业厅.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安徽省森林资源清查成果 [R].合肥:2010.

[7]金祖达,方国景.基于连续清查体系的浙江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15,44(2):36-42.

[8]闫宏伟,黄国胜,曾伟生,等.全国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11(6):6-11+26.

猜你喜欢
乔木林清查消耗量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药消耗量研究
罗泉林场乔木林资源现状及特点分析
抚远市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重庆市乔木林资源动态变化调查与分析
固定资产清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
从固定资产清查视角探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有机化学反应中试剂最大消耗量问题探析
《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林分特征值六株木法测定效果分析
迈腾1.8TSI车燃油消耗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