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宁窥见女人心

2018-03-14 10:25
时代人物 2017年5期
关键词:都市艺术家精神

“小宁温顺开朗,与丈夫数十年相敬如宾,画起画来却野气十足像个假小子,长安画坛才女寥寥无几,小宁是其中的佼佼者。”已故著名画家王炎林如此评价傅小宁,他是伍眉画社的牵头人,也是傅小宁的好朋友。

伍眉画社是一个女性画家创作团体,傅小宁是其中之一,她受过严格的学院艺术教育,在艺术园地多年耕耘积累,渐出茧化蝶,别开生面。

在绘画艺术圈,一个话题会经常被提及,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是否一定具有所谓“女性特质”?这是关注女性艺术的人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在传统的观念中。女性特质通常与文静、优雅、纤细、动人等词相关联,这些特点也是传统的女性艺术和女性行为的规范。这些标准在旧式的中国闺阁女子中被标榜为美德,而它们在现代女性艺术中则被完全颠覆了。

傅小宁的画则将这种颠覆表现得淋漓尽致。对生命的思考与危机感

2004年,三八节中国妇女活动中心的画展上。在傅小宁的《惑》系列中,她的笔墨恣意放纵,画面流畅而湿润,朦胧的薄雾中飘落着诱惑的苹果,透出年轻女子充满困惑的惊恐的眼睛……

“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一个不安静的精灵,她的困惑来自面对的世界,也来自她那时时被野性和欲望扰乱的内心。虽然是女性题材,但她所表达的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特质。”有人这样评价。

傅小宁的画很像是心灵独白,她笔下的主角通常是生活在半冥想中的女子。在很不真实的环境中有着如梦的表情。在这些做着白日梦的女性身上包含着艺术家寻找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最初是都市女性的迷失与麻木,比如《面膜》中那些在美容院打发着时光的女子们,她们看似悠闲,其实内心却充满空虚。正如她的诗中所写:“在城市的深处寻觅;在人们的目光中寻觅;在灵魂的底层寻觅;人们在逃避着,逃避着对生命的追问。麻木的过着闲适的生活。”

这种女性视角的思考可以从傅小宁一系列画作中得以体现。

《都市女人》也属于迷失阶段的记录:生活在匆忙而喧嚣的都市,心灵却游弋在物外;在形形色色奔走的人群中,“我”却总是孤独的游荡,带着些许自恋的满足,带着些许自娱的悠闲,带着些许自傲的矜持,都市女人的生活总是这样。

经过了迷失与麻木之后,便是内心充满茫然、迷惘,甚至是寻找和逃避的过程。凭着艺术家的敏感和女性对自然和环境的第六感觉,油然而生的是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和危机感:

曾追问、曾迷茫……

是雄引领候鸟的羽翼?

曾困惑、曾迷失……

是谁牵动大鱼的双鳍?

曾寻觅、曾逃避……

变乱后的巴比伦塔与世贸的废墟,

还有所多玛、娥摩拉的残垣断壁,

看哪,众水正在吞咽大地,

惊悸、恐惧、再一次寻觅……

(傅小宁诗)

在《迷失》系列中,这个冥想的女子更有着梦境般的恍惚,身外的世界悠悠然忽远忽近,她是迷失在身外世界的种种诱惑中,还是迷失在心灵求索的旅途?她在思索着人的精神家园的失落:在物质充裕的时代而精神世界却更为贫乏;她也在感叹着人与自然关系的颠倒:人类在无知地毁坏着自然与生态环境却毫不自知。而《盼望》中祈祷的女子,她的身后是如火的红莲和云霞,红色与墨色构成“海水与火焰”的联想,她盼望的是激情和烈焰,还是爱的狂喜?

狂野与沉醉

在灵魂经过焦灼地追问和不安地求索之后,艺术家最终寻找到她精神的寄托:找到了她精神的乐园。《乐园》是她为自己寻找的世界。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承受着各种生活烦恼和压力的现代人生活得风风火火,但心灵常常如荒漠一般干涸和空旷。为了逃避现实的空虚,我们常常需要放飞我们的心,让自己回归大自然,回归我们淳朴的天性,享受生命中每一滴甘醇。在《乐园》中。我们看到那些曾经困惑和祈祷的女子们沉醉在野性的山水之中,那些山水既不虚无,也不真实,但却带来了乡野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在风中摇曳的芦苇丛,还有在氤氲之中隐现的硕大的莲。也许,她正是在大自然的淳朴和单纯中,在苍茫的天地间,在朴拙的乡野里,在袅袅的乡间炊烟中,在枝头嫩叶间的露珠里,她看到了基督神性的光辉。

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因为:旧时的社会道德要求女子终身只充当“家庭保姆”的角色,这个身份可不需要女子具有林黛玉那样的诗才'更无须尽日里“寻寻觅觅”地寻找什么“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这种传统的规约下,为了约束女性的行为、满足男性把玩的乐趣迎合所谓“病态美”的审美情趣。所以才有了中国古代的“三寸金莲”;为了消磨闺阁女子漫长而无聊的寂寞时光,所以才有了精美细密的女红刺绣。这种传统道德直到今天还多少影响着中国女性,但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女性比之传统女性多了许多行动与思想的自由,更多了许多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叛逆。

如果说《都市女人》还有一些自闭或自恋的意味,那么《违约》则更多地透露出艺术家内心的叛逆成分。画面中的女性带着惊恐逃奔在旷野,或是惊恐中夹杂着疑惑失神地凝视着观众。她们和谁违约?她们在逃避着什么?是逃避生为女人那不可逃避的宿命,还是逃避古老传统对于女性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正如《女性特质》一书的作者苏珊·布朗米勒所说:“女人_生的使命是用眼泪和痛苦为代价,用极度的努力来矫正自己的身体和行为,从而取悦于男人。”而傅小宁绘画中的女人却完全无视这样的潜规则,她们多半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她们的精神是狂放不羁的,她们的身体结构也是为这样纯精神的世界而存在:硕大的头、凝视着观众、直透入人们内心的大眼睛,以及柔软的几乎可以随风飘动的躯体。她们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相对飘动变形的身体而言,心灵却具有惊人的活力,她们的幸福、痛苦、困惑、狂野和沉醉都是无拘无束的。

傅小宁的绘画同样也具有现代艺术的形式感。从材料的运用上来看,她的绘画完全属于中国水墨画,但是,她的画面却又在水墨淋漓中充满着三度空间的暗示,饱满的拥挤的构图中我们能找到当代摄影的因素,厚重的畫面效果穿插在透明的水墨晕染中,使画面更具有油画般凝重和丰富。

如同画中人物的放纵一样,艺术家在表现这些精神时也是不拘一格的、粗犷的。

傅小宁的绘画作品不凡俗、不落套、有个性、有内涵的背后,是一种还不失梦想、有内在的生命波动与形而上思考的艺术精神的支撑。而这样的精神,在当下的时代,尤显得弥足珍贵。

猜你喜欢
都市艺术家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