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肺化痰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2018-03-15 00:53杨质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变异性气道显著性

韩 迪 杨质秀

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主要表现为慢性外界刺激性咳嗽,无痰,外界和呼吸有关因素等易诱发或加重咳嗽[1]。需要及时有效的医治,不然CVA容易发展为典型哮喘,故有人认为CVA是典型哮喘的前期[2]。我科通过对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研究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病例60例,均系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呼吸科门诊患者。6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30~65岁,平均43.5岁。

1.2 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中咳嗽篇章。(2)中医辨证分型参考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3)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咳嗽指南制定》[4]。

1.3 纳入标准 凡符合西、中医诊断标准的,都可列入观察病例。

1.4 剔除病例标准 (1)年龄在60岁以上、20岁以下的患者和对本药有过敏的。(2)有非过敏原因引起的咳嗽。(3)未按规定用药或自行中断治疗,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者。(4) 由于使用其他治疗本病的药物,以致无法评价药效。

1.5 病例分组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1~54岁,平均年龄为35.8岁;病程3~23个月,平均11个月;病情属轻度者13例,中度者12例,重度者5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为40.5岁;病程5~22个月,平均12个月;病情属轻度者16例,中度,6例,重度者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病情程度比较 (例)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予以舒利迭,每日早晚各1吸,减轻后改为每日吸1次,疗程1个月。

1.6.2 治疗组 除以上同样治疗方法以外,另用经验方止咳解痉汤加减。

1.6.2 煎服方法 中药每剂加水适量,武火煮开后,温火煎50 min,共煮2次,每次取汁100 mL,混合后,分1日2次服,服药期间,忌口。

1.7 疗程 对照组与治疗组疗程均是3周。

1.8 说明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使用其他中西药进行治疗的。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1.10 观测指标

1.1 0.1一般观测 血压、心率、体温、呼吸。

1.1 0.2疗效性观测 主要观测指标:双肺听诊、干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次要观测指标:喘气、咳痰、咽红情况等次要症状。

1.1 0.3辅助检查观测 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胸部CT。

1.1 0.4不良反应 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观测。

1.1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将分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

2 结果

2.1 2组总疗效比较 按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控显率计算公式为:临床控制数+显效数/组样本数×100%,总有效率计算公式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组样本数×100%,2组疗效经检验后结果表明,2组控显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咳嗽症状减轻、消失及夜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疗效比较 对照组和治疗组咳嗽疗效比较见表2。结果表明,2组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2 2组咳嗽疗效比较 [例(%)]

2.3 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相比,治疗组内治疗前后相比,嗜酸性粒细胞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止咳解痉汤有较好的抗变态反应作用。

2.4 2组肺功能前后对比 2组治疗前后组内组间对比,肺功能无显著差异,而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存在先主性差异(P<0.05)。证明止咳解痉汤对气道高反应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多数在接触变应原如冷空气后发作并临床上仅有刺激性干咳无痰,现代医学研究该证明病咳嗽的发生与气道炎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气道高反应性等密切相关。其病理基础是气道炎症,每当遇到诱因容易复发,治疗多是控制临床症状为主,而难以根治。

中医学并无咳嗽变异型哮喘这一系统论述,据其症状可归属于“咳嗽”范畴。其病机可以归于“风”、“痰”、“虚”3个方面。

隋代《诸病源候论》曰:“又有十种咳,一曰风咳……。”指出风邪是致咳的主要因素。长期的风邪致病,多导致身体虚弱,以体虚为主,在长期研究中此类患者主要以声低气促、咳吐白痰,四肢清冷、动则喘甚等肺脾肾虚衰之象为主要症状。《内经》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则运化不健,水湿留滞,痰浊内生,再遇风邪外侵,风痰上阻肺络,上逆为咳,故而本病病机为本虚风痰侵扰。在治疗上当宜培补正气、祛痰解痉、散邪止咳,方中蝉蜕、地龙祛风解痉,通络平喘,缓解咳嗽喘急症状;麻黄、杏仁宣肺平喘,散寒降气,两者一升一降,调理肺脏宣发肃降之功;白芥子、陈皮专攻皮里膜外之痰,两药合用可行气化痰,可根除伏于肺脏之痰。百部、荆芥杀虫散邪止咳;山药、仙灵脾、五味子同用,气阴双补,阴阳并调,滋肾敛气固脱;黄芪、白术补脾肺之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生痰之源,贮痰之器,故而可以祛痰,固表防风。

上药同用,肺脾肾同补,风邪得散,痰邪得清,恰和疾病病机。

[1]张伟,钟南山.哮喘气道炎症的非创伤性检测[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7,17(3):113-122.

[2]苏峥.疏风散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079-108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3.

猜你喜欢
变异性气道显著性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一种基于词袋模型的新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