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2018-03-15 00:53李双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针灸

李双秋

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是比较常见的,其特点为: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并一直有持续渐进性加重的趋势。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的下肢功能障碍的一

种原发疾病,西医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就是服用一些能够缓解疼痛的药物,但其治疗的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并且伴随着许多副作用,患者对该种治疗方式排斥心理强,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1]。本文采用针灸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均是在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我院,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所有患者的膝关节病症均以X线检查予以确诊[2]。对照组男女比例:22∶15,年龄42~73岁,平均59.9岁;病程0.5~13年,平均 (7.3±2.8) 年。观察组男女比例:25∶12;年龄45~71岁,平均60.8岁;病程1~15年,平均(7.9±3.5) 年。2组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可比性强,此外,2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在近期(30 d) 内未接受相关措施进行治疗;(2)患者本人必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3)患者没有患有其他对膝关节功能有影响的疾病;(4) 退行性改变小于3级;(5)患者不具有精神类疾病或其它原发性疾病(心、肝、肾功能障碍);(6)患者对针灸治疗不晕针,也不对药物有明显的过敏症状。

1.3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经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哈药六厂,国药准字H10980297):25 mg/d,日3次。

1.3.2 观察组 (1) 针刺:对患者的相关穴道消毒(内、外膝眼、阴、阳陵泉、膻中、气海、中脘、足三里、血海、梁丘、鹤顶、曲泉、阿是穴)。以45 mm毫针对上述穴道进行针刺(以捻转补法刺患者膻中、气海、中脘、足三里等穴,以捻转泻法针刺患者血海穴,余平补平泻),行针时间控制在20 min,并留针0.5 h,日针刺1次。(2)灸法:对患者的内、外膝眼、中脘、足三里等穴以针刺得气后再用艾条把针柄套住,将硬纸板放置在皮肤上后把艾条点燃,紧接着悬灸关元穴20 min。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半个月为1个疗程)。1.4观察指标 根据相关指标评分(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表现、膝关节功能等进行打分[3]。

1.5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7.0软件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进行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对照组25例有效(9例痊愈,16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7.56%;观察组34例有效(15例痊愈,19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8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2.2 2组评分对比 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在治疗前,2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评分对比 (x±s,分)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2例(5.41%) 患者出现便秘症状、3例(8.11%)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头晕等症状各出现1例(5.41%),总不良反应率为18.93%观察组患者滞针的情况发生了2例(5.14%),患者明显感觉到针刺部位出现疼痛,1例(2.70%)出现轻微恶心,总不良反应率为7.8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了11.09% (P<0.05)。

3 讨论

膝关节长期受到外部因素力学因素及内部生物学因素的慢性破坏,进而导致膝骨性关节炎,其会使患者感受到剧烈疼痛并伴有膝关节功能的下降[4-5],该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常规西医治疗只能作缓解疼痛的一些措施如服用止痛药,并不能根治。

中医学上认为膝骨性关节炎是因中老年年龄渐长,脾亏肾虚,气血衰退,再加上风寒湿邪侵袭又不注意休息而使人体过劳损伤,进而使经脉受阻,因此这属于一种“痹症”[6-7]。治疗上以行气祛瘀、补脾益肾为主要策略。针刺患者的气海、膻中、中脘并配合上捻转补法可益气血;足三里,血海可分别健胃、调气血;内、外膝眼,阴、阳陵泉,梁丘,鹤顶,曲泉,阿是穴可祛邪、除痹、止痛[8];此外再以温针灸对患者中脘、足三里,悬灸关元穴进行治疗,可达到健脾肾的效果,针灸并用,标本兼治。

本研究表明,对照组25例有效,总有效率为67.56%;而观察组34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1.89%;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疼痛评分分别为(72.38±8.98)、(2.09±0.42),而对照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疼痛评分分别为 (53.15±9.43)、 (3.32±1.07),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7.84%比对照组18.93%低,差异均较显著,(P均<0.05)。

综上所述,膝骨关节炎经针灸治疗可大大缓解患者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

[1]李昊.针灸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4):2617.

[2]张世来,贺玉英,贺淑梅.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28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2):3084-3085.

[3]彭美芳.温针灸结合中药汤剂内服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2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7):68-69.

[4]Foley RN,Parfrey PS,Sarnak MJ.Epidemiolog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 se in chronic renal disease[J].JAm Soc Nephrol,2014,9(12 Suppl):S 16-23.

[5]凌云,朱志华.中药离子渗透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5):57-58.

[6]杨军雄,张建平,于建春,等.三焦针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3,33(8):1737-1739.

[7]封百玉,侯书伟.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83-84.

[8]刘峰,杜炯.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8):1076-1079.

[9]万媛媛,孙宁,王雨浩.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6):141-143.

猜你喜欢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蒙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42例临床研究
消痛散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未病预防及护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