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与热的交织人生

2018-03-18 02:08王俊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海底隧道盒饭王老师

王俊

9月20日,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逝世,享年81岁。

低头钻隧道做工程,学冷学问,坐冷板凳;抬头面对话筒,能针砭时弊,对热点问题有问必答,对需要帮助的人一副热心肠。这位曾说出“大家都不说真话,社会就没希望了”的“高铁院士”,有着冷与热的交织人生。

让隧道施工不死一个人

詹天佑是王梦恕的偶像。

儿时的王梦恕最想做的职业是铁路工人,在听到老师讲了詹天佑的故事,知道架桥梁、打隧道也是一门科学后,便决心做一个像詹天佑一样的科学家。

1957年,王梦恕进入唐山铁道学院的桥隧系桥梁专业学习,在唐山铁道学校学习期间正值成昆线建设,唐山铁道学院派遣包括王梦恕在内的数名师生去考察实习,在施工的隧道内,由于施工技术、生产工艺落后等原因,隧道掌子面发生了大面积塌方事故,造成8名工人死亡,一名學生的腿被砸断。

“能不能以后隧道施工不死人?”经历这件事后,王梦恕在第4年开始分专业时主动申请将专业改为隧道工程建设。

王梦恕从一个热门专业转向做冷门学问。“当时很多人看到隧道这么复杂危险,都不愿意选择隧道专业,令我坚持下去的原因是我有个梦想,那就是让隧道施工不死一个人,而且要马上实现。”王梦恕在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了原因。

改变中国百年来隧道修建工法

这种执拗也让本来可以留校任教过舒服日子的王梦恕,脚步遍及大江南北,屡辟冷径。

1980年底,当时的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奉命从洛阳南下广东,承担衡广复线坪石至乐昌段11座隧道和3座大桥的施工任务。其中,全线控制工程大瑶山隧道全长14.29公里,是全国最长的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

王梦恕作为科研所总工程师,带领24人的攻关小组,分析研究,总结经验,自己参与画线、钻孔、装药、引爆,冒着浓烟冲向掌子面观察爆破效果,经常在洞里一待就是20多个小时。

最终,大瑶山隧道提前一年半开通,缩短铁路路程近15公里,使火车时速从50公里增至100公里以上,加强了岭南地区与内地的交通联系,并且改变了中国百年来的隧道修建工法。

屡遭争议,依旧敢言

“王老师是隧道行业的带头人,我们非常崇敬他。” 王梦恕的学生、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谭忠盛如是说。

军都山隧道工程、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工程、磨沟岭隧道工程、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工程、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和青岛海底隧道工程……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工程背后,都有王梦恕的身影。

“在治学方面,他一直要求工程学科要与具体工程项目相结合,一定要到现场进行试验,要在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谭忠盛称,这点是恩师反复强调的。

王梦恕也身体力行着,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第一次穿越海底风化槽时,隧道上部为30多米深的海水,开挖面的地质条件较差,渗水量不断加大,已出现失稳征兆。

当时已经70多岁的王梦恕,在狭窄的临时钢梯上攀爬,结合现场的实际状况,很快提出了施工方案和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的措施,使工程顺利通过了风化深槽的严重危险地段。

“王老师对工作很执着,直到晚年还在超负荷工作。”谭忠盛说,2017年初生病前,还一直在奔波,“他很简朴,我们经常一起吃工作餐,对饭菜并不是很讲究。”

纵观王梦恕的经历,他有很多“开创”和“首次”。从大瑶山隧道到秦岭隧道,再到北京等城市地铁,以及过江海底隧道的建设,王梦恕的创新业绩越来越多,梦想也越来越多,责任也越来越重。直到去世前,他依然坚守在工程施工的一线。他说:“我的生活很简单,带学生,隧道、地铁、铁路、水利好多工程在肩上,一年当中我只有100多天在北京,200多天在工地上。”

亲力亲为,助困解危

王梦恕更广为人知的一点是他的“热”:屡次直言铁路体制的某些弊端、对热点问题公开亮出观点,屡遭争议,却依旧敢言,这位老人一直是个“热点人物”。

针对高铁该不该开通Wi-Fi、高铁盒饭贵不贵等热点问题,他的言论总能引起媒体关注。

王梦恕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至2017年的全国两会,几乎毎年都会被记者们团团围住,面对“长枪短炮”的媒体阵势,他从来都是有问必答,不会回避问题。

有记者询问,京沪高铁为何一直没有开通Wi-Fi,老人说,你们年轻人现在都是低头族,天天走哪都看着手机,坐高铁就歇一歇、抬抬头吧。

高铁盒饭太贵怎么办?王梦恕在参加2017年全国两会时曾回应说:“最开始搞高铁的时候,想着速度这么快,旅程时间很短,没考虑供餐问题。”他还说,这个天价盒饭你们有意见可以提,开始要60块钱一盒,后来被我们压下去了。“有一次我坐商务舱,我一看盒饭一盒60块钱,我问怎么会那么贵?列车长解释说这不归他们管,盒饭是私营企业在做。后来我们给私营企业负责人打电话,要求多提供15块钱一盒的。”

王梦恕曾说:“做人要学武则天,死后留块无字碑,任人评价。所以,我不在乎。但是如果大家都不说真话,社会就没希望了。”

除了见诸报端的“热”,王梦恕的“热”还体现在他的热心肠上。

“王老师特别关心老百姓生活,很多人找他,他都是有求必应。”谭忠盛说。

“王老师同情弱者,爱护基层职工,坊间有很多关于他亲力亲为、助困解危的故事,以他的情怀、个性,我认为真实性很高。”据中铁隧道局勘察设计研究院的一名员工回忆,2005年的一天,王梦恕因事路过无锡,有朋友请他多住两天游玩一下,他坚持不肯,说铁路局一个困难老职工住房问题还没解决好,要回去落实,还有一些来访诉求没处理。那时,王梦恕已是全国人大代表,除了担负繁忙的技术领导工作,还要时时关注一线职工热点问题,并为各级部门进言献策,切实履行对企业、社会的责任。

王梦恕一直用“忠孝仁义做人,求真务实做事”来要求自己。也正因如此,王梦恕对学生提出了“第一是品德,第二是能力,第三是理论”这三个基本要求。按照这样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王梦恕培养出了百余名品学兼优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输送了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

“高铁院士”王梦恕走了,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的隧道建设事业,更为年轻一代树立了人格榜样和精神丰碑。(据《新京报》)※

猜你喜欢
海底隧道盒饭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一份盒饭
有趣的动物
吃了自家人的黑盒饭!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好吃的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