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感培养的路径分析

2018-03-19 07:41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数感运算核心

当前,数学仍是小学的三大主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受多年来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更重视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新课改的精神不符。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部分教师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这既不利于学生养成对数字的敏感度,也不利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同时会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出现严重偏科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数学核心素养与数感概析

核心素养由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方面组成,它代表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是学生发展并适应社会进步的必备能力和品格,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那么,什么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呢?笔者查询各种文献,发现如下结论: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等。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史宁中认为,数感是指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估算等方面的感悟。数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之一,数学赋予人们辩证思考的能力,为生活中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灵活变通的选择。可以说,数感就是基于核心素养下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素质或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数感已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培养小学生数感的路径

针对小学生数感培养方面的不足,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了一些教学心得,希望可以为教育同仁带来一些启发,以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

1.布置数字练习,加强数感培养。数感,简而言之就是关于数的感觉和理解。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就要在数字练习中强化学生的数感培养。所谓数学学习,就是在一系列数字组合中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也是使学生在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学习中逐渐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在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努力。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深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和记忆,最基础的就是自然数、整数、负数、整数的识辨,质数与合数的理解和分辨,以及心算、口算能力,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等,这些都要进行相对应的关注与训练。这些板块虽然已经学过,但学生对这些知识仍有遗忘,必须进行复习与巩固,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笔者认为,最有效的复习方法就是进行竞争和比赛,再加上日常的练习,就能为学生的学习“热身”,如在班级内进行心算比赛,可以开展个人比赛,也可以进行团体赛、小组赛。比赛之前,学生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和练习,就会不自觉地提升数感,对于数字也会更加敏感。而日常练习中,最常见的就是在学生的家庭作业中每天留一些计算题。

2.回归生活本质,感知掌握数感。任何学科,教学之前都要了解教学对象,小学生年龄较小,在数感的培养上仍旧很薄弱,还未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小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能力、对于试题语言的理解能力都是比较弱的,因而培养小学生的数感会存在一些难度。笔者认为,可以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感知掌握数感。例如,在对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时、分、秒”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室的时钟进行教学,让学生说出平常自己起床的时间、父母上班的时间,了解时、分、秒的换算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数感,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化模式教学,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明显提升。在此过程中,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再借助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感悟数感,并逐渐在多次的模拟练习中得以强化,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让学生做主人翁,增强数学参与感。教育应以生为本,寓教于乐,这也就是教师平常所强调的,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来,这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翁,能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见下图),让学生运用课上所学的加、减、乘、除等基础知识进行购物。这个方法对于小学生的数感培养是极为有效的,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投入这一训练环节,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学生在“买与卖”的活动下,通过利用有限的金钱,尽可能地通过了解店家的优惠情况,大脑自觉地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计算,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购物方案,实现优惠最大化。

小小商店情景模拟图

4.鼓励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育数感,还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可以组织“试一试”“验一验”的实践探索环节,自己只需提供必要的支架性素材,将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计算、模拟、试验等方式进行探索验证。如果说教师的任务就是传业、授道、解惑,那么在此教学过程中就不是简单地将理论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而应“放手给学生天地”,让学生自己孕育数感。例如,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分配几次?怎么分配?分配之后怎么算?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一般情况下,先进行连续加减法、连续乘除法这样同级的运算练习,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然后,进行不同级别的运算,在包含不同级别的混合运算中,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式中包含的数字及运算种类,甚至有无括号,最后分析数字间的运算关系,以便确定运算顺序。分清运算顺序是进行混合运算的基础,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在运算顺序上的问题,从而为混合运算教学打好基础。

在数感培养过程中,学生遇到困惑或难题时,教师不宜立即介入,应该给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困难的时间,自己可以先观察、跟进,判断学生遇到困难的原因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介入、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发现、突破难点。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较难发现的关键性线索或易被学生忽略的重点知识,教师需要及时抛出引导性问题,以打开学生思路。

数感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地积极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数感运算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有趣的运算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