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肉用山羊遗传资源现状与保护

2018-03-20 07:22熊朝瑞范景胜俄木曲者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3期
关键词:肉用保种黑山羊

熊朝瑞,范景胜,俄木曲者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动物遗传育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

四川省是我国肉羊生产大省,以肉用山羊生产为主,属于我国西南部肉用山羊优势产业带。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肉羊产业快速发展,羊肉产量持续增长,在肉类总产量中比重逐步提高,生产布局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对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四川省肉用山羊遗传资源现状

1.1 肉用山羊遗传资源 四川省幅员辽阔,除高原区外,气候温和,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复杂,适宜发展山羊生产,在不同生态地区形成了丰富的山羊遗传资源。四川省现存肉用山羊遗传资源16个,占全国山羊遗传资源的五分之一左右,拥有全国最大的山羊基因库资源。

四川省肉用山羊遗传资源丰富,有地方品种资源(类群)12个:西藏山羊、白玉黑山羊、板角山羊、北川白山羊、成都麻羊、川南黑山羊、川中黑山羊、古蔺马羊、建昌黑山羊、美姑山羊、川东白山羊。育成品种2个: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引进品种2个:波尔山羊、努比山羊。此外,还有正在培育的肉用山羊新品种2个:蜀丰肉羊(肥羔型黑山羊)和天府肉羊。大多数品种(遗传资源)生产性能优良,为全省肉用山羊产业发展提供了种源保障,是国内肉用山羊最大的制种、供种基地。1.2 肉用山羊的遗传多样性 随着山羊在畜牧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山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通过血液蛋白、DNA指纹、微卫星标记、线粒体DNA等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均显示四川省山羊的遗传多样丰富。

2 肉用山羊遗传资源保护

2.1 保护的必要性 目前,保护、选育优良的山羊品种已经成为我国在资源短缺、畜禽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保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全省地方山羊品种资源丰富,这些品种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如:川中黑山羊的高繁殖力性能,川南黑山羊的肥羔生产特性等。然而,由于某些地方品种(遗传资源)的生产性能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需要,加之对一些地方品种特性认识不足,采用引入品种简单代替或盲目杂交改良,导致一些地方品种群体数量下降,地方山羊品种资源的保存与发展面临严重的冲击,甚至引起某些地方品种的资源危机。而畜禽种质资源的危机则意味着畜禽种质所携带的优良基因的危机,甚至基因的永远消失和无法挽回。因此,开展肉用山羊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十分迫切。

2.2 保种方法 四川省肉用山羊遗传资源丰富,做好山羊品种资源保护是一项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建立起完善的资源保护体系十分必要。肉用山羊遗传资源保种主要有活体原位保种、配子或胚胎超低温保种以及基因库保种等。这些保种方式各有利弊,但采用活体保种与生物技术保种等相结合的方法,使动态和静态保护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补充才是上策。

2.2.1 活体原位保种 活体原位保存方法是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中最为传统的方法,可以在利用中动态地保存山羊遗传资源。通过保种场、保种区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遗传资源,却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在小范围内还存在近交衰退的问题。但就目前生产现状而言,活体原位保存法在肉用山羊遗传资源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2.2 配子或胚胎超低温保种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技术在山羊保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配子或胚胎超低温保种是将山羊的配子或胚胎利用超低温冷冻技术进行长期保存,从而达到保种的目的。利用这种方式保存山羊遗传资源,必须对供体山羊的健康状况进行严格检查,并做好相关的系谱记录和生产性能记录。

2.2.3 基因库保种 山羊遗传资源就是基因资源,基因是存在于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保存了DNA分子就是保存了遗传资源。通过建立DNA文库进行长期保存,是活体保种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是一种安全、可靠、维持费用低的遗传资源保存方法。

2.3 肉用山羊遗传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012年,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绵羊、山羊品种资源保护方案(试行)》,对列入国家保护目录和省级保护目录的品种或遗传资源以及新发现的遗传资源进行保护,涉及到的肉用山羊品种(遗传资源)有成都麻羊、古蔺马羊、川中黑山羊、川南黑山羊、建昌黑山羊、北川白山羊、美姑山羊、板角山羊、藏山羊共9个,其中成都麻羊、藏山羊为国家级遗传资源保护品种。至2014年底,全省羊保种场11个,存栏46480只,遗传资源保护初见成效。目前,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绝大多数地方品种由于生产性能较低,难以取得正常的养殖收益,社会资本投入严重不足;保种场的基础条件差,设施设备简陋不全;保种核心群与生产开发利用群混养;保护区涉及面广,场户标准化程度较低等。

3 肉用山羊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对策

3.1 育种企业、研究人员及行业管理部门协同创新 肉用山羊遗传资源的保护依赖于育种企业、研究人员及行业管理部门的交互作用,这三者可以为山羊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最关键的还是要靠政府财政加大投入,大量的科研基金可以带动更多优秀的研究人员投入到山羊的育种选育研究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可以刺激诱导育种企业的养殖工作,由此形成良好的循环关系以促进山羊品种的保护工作。

3.2 加强基础性科学技术研究 近年来,通过省畜禽育种攻关等重大专项,加强了山羊品种资源的基础研究,开展了部分品种的种质和遗传距离测定等系统研究,并在系统保种理论和保种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开展肉用山羊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保护技术、管理技术及资源持续利用技术等研究。

3.3 合理协调保种与杂交改良的关系 多年来,引进外来品种在某种程度上对山羊品种改良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有的地区由于没有很好地考虑杂交与保种的关系,盲目引进和杂交改良,致使当地山羊品种混杂,地方良种数量减少或灭绝,造成地方品种优良基因的流失。因此,无论是地方品种、引入品种或新育成品种都要做好保种工作,应妥善保存抗逆性强、能适应某些特殊环境的原始生态品种。在杂交改良时,应制订详细的改良计划,以经济杂交为主,慎重使用级进杂交,务必使用符合种用要求的纯种,发挥杂交一代的优势,努力提高生产性能和商品价值。

猜你喜欢
肉用保种黑山羊
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措施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牛保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现代化养殖场肉用牛饲养管理要点解析
卢国伟:矢志不渝,痴心保种
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探讨
200万元保种选育里岔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