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的英雄情怀及其重要启示

2018-03-20 04:30方鸿志潘思雨
关键词:情怀英雄中华民族

方鸿志,潘思雨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1]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而英雄情怀则是一种以崇尚英雄的情感为基础,对英雄及其精神的情绪反应。习近平在许多讲话中,表明了对英雄的缅怀与崇敬,并强调实现中国梦“需要英雄,需要英雄情怀”。

一、习近平英雄情怀的形成原因

习近平的英雄情怀是怎么产生和形成的?深入分析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一)年少时期受英雄故事的启蒙

在年少时期,习近平经常诵读《岳飞传》,“岳母刺字”这个故事激发了他对英雄的崇拜之情,并立志将“精忠报国”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随后在上初一时,焦裕禄的故事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震撼。在7年的知青生活、数年的大学生活和后来当了干部等一段段人生历程中,焦裕禄的形象也一直存留于他的内心。对岳飞等民族英雄和焦裕禄等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变为一种潜在的情感,这便是他的英雄情结。这种英雄情结一直鞭策着习近平,使他始终不忘对英雄的敬意,并始终留有一颗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忠心。

(二)成长环境里受英雄事迹的教育

“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1]从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那些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对习近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井冈山的革命烈士陵园到宁夏的红军长征纪念馆,从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到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习近平在成为国家领导人之后,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去缅怀革命先烈。“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了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战,无数革命先烈为此献出了生命,也正是这些数不尽的革命英雄触动了习近平的心灵,使他的思想受到了洗礼与升华。

(三)革命实践中受英雄人民的影响

在中华大地上激荡着一股“英雄气”,这股“英雄气”的气源便是无数中华儿女的精气神。习近平从1969年开始在陕北梁家河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到现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几十年里他一直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中时刻牵挂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其亲民、爱民、为民着想的同时,人民群众也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2]习近平英雄情怀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自于他对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和热爱。

年少时的英雄情结、革命先烈及人民群众的教育影响,皆是习近平英雄情怀形成的重要原因。他敬爱英雄、敬佩英雄,而且用语言和行动告诉我们: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需要英雄情怀。

二、习近平英雄情怀的基本内涵

东汉文学家刘劭在《人物志·英雄》中指出:“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也就是说,在古代为英雄者,必定学识渊博且胆识过人。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思想也与时俱进,英雄情怀也发生着变化。习近平的英雄情怀体现了中华儿女对英雄的敬佩、热爱和崇拜之情,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民族英雄的景仰之情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不缺少英雄,尤其是那些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做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中有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有七下西洋的郑和,还有焚烧鸦片的林则徐等民族英雄。习近平对这些民族英雄十分景仰,从小就立志向他们学习,并落实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在他看来,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每一位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要学习他们抵御外敌入侵、捍卫民族独立的卫国精神。习近平还指出:“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3]习近平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是这样做的。当前,在面对特朗普的经济制裁时,他沉着应对,决不屈服,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制裁,抵制了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二)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之情

在祖国危难之际,无数革命英雄奋勇向前,为取得革命的胜利甘洒热血。他们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在牢狱里刚毅不屈,在刑场上正气凛然,用自己的热血换来了华夏民族的新生。虽然历史早已定格,英雄也已长眠,但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革命前辈的伟大,正是这种伟大激发了习近平的英雄情怀。他多次去井冈山缅怀革命先烈,他认为这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觉得每次去自己的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尤其是他在中共浙江省委工作期间,多次去瞻仰红船,并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他指出,弘扬“红船精神”就是要“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三)对人民英雄的热爱之情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伟大的华夏文明无一不是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也同样是人民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这里所说的“人民英雄”主要指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斯大林指出:“民众是真正的英雄和新生活的创造者。”[4]在习近平的英雄情怀中也包含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思想。他在描述抗日战争时指出:“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直接参战,还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们,都是抗战英雄,都是民族英雄!”[3]在这句话中,他对“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进行了深刻的诠释。习近平强调指出,那些埋头苦干、默默为人民的幸福和解放毕生努力奋斗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你的行动与民族解放和祖国复兴相关联,那么,哪怕你只是一名普通的群众,你也是人民英雄。他在2017年的新年寄语中说道,自己最关心民生,最牵挂群众。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时刻想着要解决每一户家庭乃至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做到精准扶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人民英雄的热爱之情。

(四)对时代英雄的赞美之情

时代英雄就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内,以其英雄壮举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值得人们学习、尊敬和传颂的英雄人物。在这里时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多的是指能够影响人的意识的所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客观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时代楷模”也是“时代英雄”。

改革开放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如失控车前舍身救学生的张丽莉、抢救落水学生不幸牺牲的“80后”军人沈星、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报效祖国的黄大年、扎根边防守岛30多年的王继才,以及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的抗灾抢险英雄群体。在各行各业中,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接连涌现、灿若群星,其英雄壮举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颂,在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被誉为“时代英雄”。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道德积淀,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沃土,是雷锋精神的接力传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是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的真实写照。习近平对这些时代英雄给予了高度评价,正如他在学习黄大年的批示中指出,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习近平英雄情怀的重要启示

(一)崇尚英雄,增强民族认同感

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大部分人拥有较强的民族认同感,但也有少部分人的民族认同感比较薄弱,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如今人们的审美观受西方流行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尤其是年轻人对好莱坞电影的追捧,“蝙蝠侠、钢铁侠、蜘蛛侠等美国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形象被灌输到国人尤其是学生们的脑海之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对西方超级英雄的崇拜感,有很多人可以将“美国超级英雄”的名字倒背如流,但却很少有人可以讲出“中国十大元帅”的完整姓名。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中说的一句话:“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中西方文化各有特色,各有优点,但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习近平指出:“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西方有西方的超级英雄,我们华夏民族亦有自己的伟大英雄。因此,我们应该崇尚自己的英雄,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

(二)捍卫英雄,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5]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者们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丑化雷锋、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形象,妄图改写中国人民用生命写成的历史,其目的是要摧毁我们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他们企图通过否定革命英雄,对中华民族进行‘去英雄化’的民族心理工作,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没有英雄,没有民族历史记忆,没有民族价值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不振的民族。”[6]“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英雄文化的强弱兴衰,对人民的信仰、精神面貌以至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都有重要影响。”[7]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假设、否定及编造,习近平多次强调,对待历史及英雄文化我们要多一份尊重与崇敬,客观看待历史长河中的人和事,要牢牢记住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当下,历史虚无主义有抬头之趋,我们绝不能让那些在战火纷飞年代舍命杀敌的英雄们在如今的和平时期受到诽谤与指责。因此,我们要对历史虚无主义说不!要捍卫英雄,占领主阵地,唱响主旋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人民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性;拓宽英雄教育的途径,让人们在书籍、多媒体及社会实践中感受历史,认识英雄。这样做不仅是在捍卫我们的民族尊严,而且是一种社会良知,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血性和职责所在。

(三)学习英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英雄们虽然很普通,如泥土一般朴素,然而,他们有着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大公无私、敢为人先的精神,因此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精神偶像。英雄们又如此不平凡,他们是国家的丰碑、民族的荣耀。只有以英雄为标杆,我们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英雄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存在的必要,虽然时代在发展,谱写英雄的历史也在变化,但英雄的本质始终如一。因此,我们要学习英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将培育英雄情怀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红色英雄文化教育。由国家支持、学校组织、教师引领,让青少年阅读更多关于革命英雄和新时代英雄的书籍,并通过多媒体让青少年观看“红色电影”、开办弘扬“红色文化”讲座、组织参观英雄纪念馆等活动。其次,将学习英雄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将培育英雄情怀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结合,教育人们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最后,学英雄重实效,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环节。可以在社会中尤其是在高校开展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爱国情感。如在清明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重大日子里,组织人们缅怀革命先烈,让其在实践中认识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艰辛,引领大家学习并继承革命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国家。

(四)争当英雄,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英雄是不可或缺的。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中国古代,面临生存与大义的抉择时,“争当英雄”成为了首选。几千年后的今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时代在召唤我们争当英雄,献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为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热爱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嫌工作岗位普通,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习近平曾以张思德、白求恩、焦裕禄等为榜样告诫我们:“这些人都是在普通的岗位上,但他们有一颗金子般发光的心,我希望同志们的参照系就是这些楷模。”这表明我们每个人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只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就能成为新时代的英雄。当下,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这不仅需要我们掌握一流的技术,还需要一种精神,即工匠精神。只有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为此,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同时,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做到道德教育与技术培训完美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总之,新时代属于每一位中国人,我们只要有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勇气,那么,人人都能成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奉献社会的新时代的英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用英雄的壮举和英雄的业绩,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情怀英雄中华民族
英雄犬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