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政务领域的网络安全

2018-03-20 20:42项朝君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政务背景网络安全

白 洁,项朝君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郑州 450000)

1 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我国真正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机构抑或是企事业单位都充分享受了互联网发展的成果。政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政务开展模式不断创新,职能不断拓展,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在政务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安全方面,网路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政务工作的建设成果,所以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政务领域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

2 互联网背景下政务领域网络安全的特点

2.1 服务对象多元化

通常我们将网上浏览、发布信息的人称之为网民,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网站的服务对象的用户分为两种,其一是普通用户,普通用户不需要实名注册就可以浏览网站中的信息,类似于我们生活中的网民;其二是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登陆政府网站是要进行事项申请和办理的,所以需要进行实名认证。

2.2 系统结构更加复杂

互联网背景下的政府网站不仅充当着网站的功能,更多的是发挥着平台的作用,除了进行基本的信息发布外,更多的是注重用户的身份认证、数据库建设和跨地区业务协同,旨在建立上下融合、多级联动的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对政务办理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政府部门提高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系统结构在逻辑上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其一是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其二是业务办理系统,其三是政务数据共享平台。互联网在政务领域的全面覆盖,让政府部门逐渐打破了以往的工作模式,开始了信息化服务模式。

2.3 数据信息更加集中

政府平台上涉及到大量的用户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证号等各种用户的隐私信息,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涉及到人口、社保等国家基础信息库中的数据。这些数据平台由各级平台构成。各级单位可以在自己的权限之内调阅数据信息资源,不仅极大增加了数据调取的便捷性,而且还显著提升了数据的集中性。

3 互联网背景下政务领域网络安全面临的风险

3.1 网络漏洞的出现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政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网络安全问题。政务网络具有极大的政治和经济价值,有些不法分子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会对政务网络进行攻击,窃取其中的重要资源,给政务网站的安全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3.2 数据融合的稳定性降低

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务网站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政务网站因为其特殊性,其中涵盖了我国公民非常多的个人信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数据,具有较高的价值,这也就成为政务网站频发受到黑客攻击的原因所在,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 互联网背景下政务领域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4.1 引进专业的安全服务体系

为了充分确保政务领域的网络安全,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引进第三方结构的网络安全服务体系,聘请专业机构负责网络安全防护。定期对网站的内外网进行安全扫描,检查网站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定期更新安全防护系统。此外,还可以制定云计算实时安全认证服务,旨在切实提升政务领域的网络安全。

4.2 构建新型安全管理体系

政府部门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政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对负责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和管理的人员给予一定的鼓励,充分激发出运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与厂家和安全认证机构加强合作,建立健全多维度的安全管理平台,最大程度确保网络运行的安全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政务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政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政务网站容易被黑客攻击,其中的重要信息容易被人窃取。所以,政务部门必须要充分重视网络安全问题,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维护网络安全。

猜你喜欢
政务背景网络安全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