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饲状态下犊牦牛培育效果观察

2018-03-22 05:54赵寿保武甫德杨全寿骆正杰马国军马进寿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尺体格精饲料

赵寿保 ,武甫德 ,杨全寿 ,骆正杰 ,2,马国军 ,王 伟 ,马进寿 ,2,郭 宪

(1.青海省大通种牛场 810102;2.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大通综合试验站 810102;3.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730050)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也是唯一能有效利用高寒牧场草地资源的牛种,由于青藏高原冷季漫长,牧草生长期短,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牦牛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出生较迟的牛在经过第一个漫长的冷季时,由于体格发育不完全,对生长发育影响尤为明显,后期的营养供给不足,就会严重影响成年后的体格,长此以往还会造成牦牛品种退化。本研究针对由于营养缺乏,生长发育受阻的幼年牦牛进行全舍饲培育,采用冷季全舍饲培育的方法[1],让其在夏季牧草生长期加快生长发育速度,也为犊牦牛培育技术探索新路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是我国唯一繁育良种牦牛为主的国营省级种畜场。场区海拔高度2900~4280m,年均气温2.4℃,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31℃。全年无绝对无霜期,牧草生长期约120d左右。草地类型以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为主,可食牧草主要是禾本科如垂穗披碱草、鹅冠草、早熟禾等,草地质量较好[2]。

1.2 试验牦牛

试验牦牛来自青海省大通种牛场3个育种大队,挑选体质弱、生长发育差的1岁牦牛。

1.3 试验方法

试验从2017年4月19日开始,2017年9月10日结束。将87头牛按随机的方法分为3个试验组,Ⅰ组28头,补饲精饲料0.4kg。Ⅱ组29头,补饲精饲料0.6kg。Ⅲ组29头,补饲精饲料0.8kg。3个组每天补饲青刈草4kg。饲料和青刈草每天分2次补饲,早晚各1次,全天自由饮水。3个试验组牦牛从4月19日~6月19日全舍饲管理,6月20日~9月10日放牧管理,放牧管理期间不补饲。

1.4 数据测定

按照农业行业标准 《牦牛生产性能测技术规范》(NY/T 2766-2015)规定的方法,分别与 2017年 4月19日、5月19日、6月19日和9月10日测定了牦牛体重、体高 、体斜长、胸围。

1.5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对所有数据进行SPSS 17.0软件处理,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

2 试验结果

2.1 试验牛体重变化

表1 试验牛体重变化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阶段补饲精料最低的Ⅰ组增重最慢。Ⅱ组虽然比Ⅲ组补饲量少,但Ⅱ组增重比Ⅲ组高,两组之间的增重差异不显著。Ⅱ、Ⅲ组增重比Ⅰ组差异性显著。在观察时发现,补饲精料最高的Ⅲ组,在刚开始精饲料吃到3/4的时候,大多数牛就停止采食,只有少部分牛把剩下的饲料全部吃完,最后饲料吃的多的牛体格变强,为争夺饲料经常攻击其他牛,瘦弱牛采食精料的量就变少,增重变得缓慢。

从统计图可以看出,到第三阶段中期犊牛增重缓慢,到第三阶段,也就是从6月份采食牧草之后生长增重开始明显,7月份和8月份没有补饲的情况下,增重仍然非常明显。

2.2 试验牦牛体尺变化

表2 试验牦牛各项体尺变化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3个实验组牦牛的各项体尺处于增长趋势,但是增长缓慢,这说明幼年牦牛冷季全舍饲期间体尺没有明显的变化。

3 讨论

3.1 全舍饲培育是针对由于受气候、营养的影响造成生长发育迟缓的幼年牦牛,其目的是在冷季进行全舍饲管理,保证基础营养,让其在后期加快生长发育速度。此次试验证明,在冷季全舍饲期间有幼年牦牛生长发育速度较慢,但是在暖季放牧期间生长发育较快。

3.2 虽然3个组的试验牛在断乳之后就开始补饲,但是这次试验中三个方面的因素对犊牛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是突然改变饲养环境。改变饲养环境之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牦牛采食、活动、精神等都受到影响。二是突然增加了补饲精料量,增加补饲精料的量后,部分牛出现腹泻现象。三是没有采食天然牧草。突然停止采食天然牧草,对牛的消化造成一定的影响。

3.3 幼年牦牛突然由放牧转变为全舍饲之后,出现不适用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拒绝采食、腹泻、精神状态不佳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在以后幼年牦牛全舍饲培育时,改变饲养环境,中间要人为的进行调控,就是每天增加舍内饲养的时间,逐渐减少天然牧草的采食时间,就是从舍外到舍内转变中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3.4 从此次试验中发现,在同一圈内,体质强的牛为争夺食物攻击体质弱的牛,致使强的越强,弱的越弱,对这种现象要经常调换,强弱分圈饲养。

3.5 对幼年牦牛的培育,主要以放牧为主,幼年牦牛的营养水平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冷季体重损失过大,对后期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出生较迟的牛,体格发育不完全,出生后在经过第一个冷季时,造成很大的影响,以致成年后的体格较小,而且牦牛幼年期长期营养不良还会造成牦牛品种退化。此次试验对幼年牦牛的培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解决了幼年牦牛在冷季体重损失大、后期生长发育慢的这一突出问题。

3.6 在本研究开展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质强的牛为争夺食物攻击瘦弱的牛,也有出现个别不采食精料的牛等。对此情况采取的措施是把瘦弱的、不采食精料的牛及时在组内调整,对特别瘦弱的牛单独管理。此次试验牛共死亡5头。死亡的5头牛剖检时内脏变化基本一致,除了小肠内没有容物之外,其他脏器没有明显病变。据观察这5头牛平时很少采食精料,体质瘦弱,虽然采取单独饲喂,并进行静脉补液等措施,但由于过度瘦弱,加上突然改变环境,造成死亡。

3.7 幼年牦牛培育关键是看以后的生长发育,本研究结果表明,补饲期间增重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在7、8、9月份放牧期间增重非常理想,说明冷季舍饲补饲起到了防掉膘及保证基础的作用,到了夏季放牧期间犊牛就会快速发育,以弥补冷季犊牛生长发育的不足。犊牛冷季补饲暖季放牧可有效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

猜你喜欢
体尺体格精饲料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肉羊舍饲养殖中精饲料营养价值及调制方法
以健康体格筑精神长城
高原型藏系羊初生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肉牛常用的精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常见喂奶牛的4种错误方法
马站红鸡生长与繁殖性状的主成分分析